日韩欧美爱爱,欧美日韩一级大片,极品久久久久久,色黄网站,38激情网,日韩成人资源,日韩一级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六年級數學教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時間:2025-04-26 10:37:46 六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5篇(精華)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5篇(精華)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

  教學內容:

  課本第64--64頁“練習與應用”第9-13題,“探索與實踐”第14-17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聯系分數的意義或通過畫線段圖進一步探索、體會分數除法計算方法的合理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

  2、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反思本單元的學習情況,并能對自己的學習情況作出恰當的評價。

  教學重點:

  注意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教學難點:

  學會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與解決問題方面、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反思自己的學習狀況,對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

  課前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綜合練習

  1、完成第9題。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練習。

  2、第10、11題。

  獨立練習,完成后指名說說解題思路。

  二、探索與實踐

  1、提問: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于什么?

  你能舉個這樣的例子嗎?

  2、探索:你還能用什么方法證明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于甲數乘乙數的倒數?

 。1)聯系分數的意義。

 。2)畫圖理解。

 。3)運用商不變的規(guī)律。

  ……

  3、實踐:分析討論第15題。

 。1)出示第15題,讀題,理解題目意思。

  (2)討論:怎么判斷他們各買的是什么水果呢?

 、倌芩愠龈魅烁髻I了多少千克水果嗎?

 、诿咳速I水果都用的多少元錢?

  能算出所買水果的單價嗎?

  ③根據算出的單價,能判斷出各人買的是什么水果嗎?

  4、操作:第16題。

  做前提問,怎樣才能畫出所要求的圖形?

  小結。

  二、評價與反思

  1、在學習分數除法這個單元的'知識時,你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能積極探索計算方法,并和同學交流嗎?

 。2)能正確計算嗎?

 。3)能聯系學過的知識,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嗎?

 。4)能正確、有條理地說明解題的思考過程嗎?

  2、你認為自己在上面的這幾個方面中,哪些方面比較好,哪些地方還需要努力?

  三、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四、布置作業(yè)

  練習與應用第12、13題。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 數學》六年級上冊第2~3頁。

  【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會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2.通過形式多樣的游戲與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發(fā)展其空間觀念,初步體會到數行結合的思想,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yǎng)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歷確定位置的全過程,從而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過程】

  一、從實際情景入手,引入新知,使學生學會在具體情景中用數對確定位置

  1.談話引入。

  今天有這么多老師和我們一起上課,同學們歡迎嗎?

  老師們都很想認識你們。咱們先來給他們介紹一下我們班的班長,可以嗎?

  2.合作交流,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探究新知。

 。ǎ保┏鍪疽螅阂孕〗M為單位,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出班長的位置,把你的方法寫或畫在紙上。

  匯報:班長的位置在第4組的第三個,他在從右邊數第二組的第三排…

  哪個小組也用語言描述出了班長的位置?

  請班長起立,他們的描述準確嗎?

  剛才同學們的描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都表示的是班長的位置,有的同學說第幾組,第幾行,第幾排……)

  看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組、排、行、等多種方式,還可以從不同的方位來描述物體的位置。為了我們在確定位置的時候語言達成一致,一般規(guī)定:豎排叫列,橫排叫行。

  板書:列 行

  老師左手起第一組就是第一列…,橫排就是第一行…

  班長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

  還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嗎?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在前面所學得成軸對稱的平面圖形的基礎上,教學認識圓的對稱軸。

  2、使學生認識到圓是軸對稱圖形,且對稱軸有無數條。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在操作中加深對所學平面圖形的對稱軸的認識

  二、教學重點:

  圓的對稱軸

  三、教學難點:

  畫對稱軸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ㄒ唬┯^察以前認識對稱圖形

  1、舉例說出軸對稱的物體。如:蝴蝶 、飛機、門窗、圓中的鐘面、月餅等。想一想這些圖形有什么特點?

  2、觀察、概括。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直線叫做對稱軸。

  (二)教學認識圓的對稱軸

  1、出示例3: 你能分別畫出下面兩個圓的對稱軸嗎?你能畫出幾條?

  2、學生嘗試畫出圓的對稱軸,觀察、再動手折一折,你發(fā)現了什么?

  3、小結:圓有無數條對稱軸。每一條直徑所在的位置都是它的對稱軸。

 。ㄈ╈柟叹毩

  1、在方格上畫對稱軸,并量出對稱軸兩邊相對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

  2、小結:對稱軸兩側相對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3、從上面的圖形可以看出,正方形、長方形、等腰三角形和圓都是軸對稱圖形,這些對稱圖形各有幾條對稱軸?畫出來。

  4、下面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嗎?它們各有幾條對稱軸?

  長方形 等邊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正方形 圓 環(huán)形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ㄎ澹┎贾米鳂I(yè)

  練習十四第5—9題。

  五、教學追記:

  本堂課是對圓的初步認識,概念較多,也能會較乏味。為了避免學生學得枯燥、沒興趣,我采用了課件與動手操作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和發(fā)現圓的有關特性。但在教學“畫圓”時,我的講授部分似乎就多了一些,如能讓學生自己來講述、演示畫圓的步驟,有何不足在相互補充的話,這樣的教學似乎會更好一些。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4

  教學內容:

  課本第70--71頁例2和“練一練”,練習十一第4-7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學會用“假設”的策略分析數量關系,并能根據問題的特點確定合理的解題步驟。

  2、讓學生在對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不斷反思中,感受“假設”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發(fā)展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的.能力。

  3、讓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讓學生掌握用“假設”的策略解決一些簡單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怎樣使用“假設”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昨天,我們學習了哪種解決問題的策略?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假設的策略解決問題。

  二、例題教學,探索新知

  1、出示例2。

  在1個大盒和5個同樣的小盒里裝滿球,正好是80個。每個大盒比小盒多裝8個。大盒里裝了多少個球:每個小盒呢?

  2、分析比較。

  提問:這道題和我們昨天學習的問題有什么不同?

  根據回答概括:昨天是倍數關系,而這題是相差關系。

  “每個大盒比每個小盒多裝8個”這是什么意思?你能想到什么?

  3、探索假設的過程。

 。1)出示相應的假設過程圖。

  提問:你怎么想的?(假設都是小盒)

  那還能裝80個球嗎?為什么?

  (2)出示相應的假設過程圖。

  提問:還可以怎么想?(假設都是大盒)

  假設以后就全是什么盒子了?

  現在一共能裝多少個球?為什么?

 。3)解決問題。

  談話:下面請同學們任選一種方法,在作業(yè)紙上解答。

  出示兩份不同的解法,讓學生在座位上介紹解題過程。

  追問:①這兒的“8”什么意思?為什么要-8?

  ②這兒的“40”什么意思?為什么還要+40?

  4、回顧反思。

  提問:在解決這道題時,我們用到了什么方法?(假設)通過假設,就可以把兩種不同的盒子假設成一種相同的盒子。

  但要注意的是,假設以后什么發(fā)生了變化?(裝球的總數發(fā)生了變化)所以計算時要用80-8或80+40。

  三、鞏固反思,提升策略

  1、做“練一練”第1、2題。

  獨立練習,完成后交流核對。

  2、練習十一第1、2題。

  直接填寫在書上,完成后集體核對。

  3、練習十一第5題。

  先填空,再解答。

  4、練習十一第7題。

  先完成下面的填空,再列式解答。完成后交流解法有什么不同。

  四、課堂總結

  這兩節(jié)課我們學了什么本領?你有什么想法或還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十一第3、4、6題。

  教學反思: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5

  第二單元 分數乘法

  教學內容:

  課本第40--41頁“回顧與整理”,“練習與應用”第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對本單元所學知識有清楚地認識。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分數乘法表示的意義,進一步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分數乘法的計算。

  3、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對本單元所學知識有清楚的認識。

  教學難點:

  比較熟練地進行分數乘法的計算。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與整理

  1、小組討論。

  怎樣計算分數乘法?

  怎樣的兩個數互為倒數?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

  舉例說說你能解決哪些用分數乘法計算的實際問題。

  2、指名全班交流。

  二、練習與應用

  1、練習與應用第1題。

  直接寫得數。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2、練習與應用第2題。

  計算。學生獨立完成后訂正。

  3、練習與應用第4題。 單位的換算。

  4、練習與應用第5題。

  一步計算的分數乘法應用題。

  1/4×5 6/5×5/4

  三、課堂總結

  在這節(jié)課上,我們完成了那些任務?你有問題嗎?

  四、布置作業(yè)

  練習與應用第3、6題。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6

  第5單元 圓

  確定起跑線

  【教學內容】

  確定起跑線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了解田徑跑道的結構,學會確定跑道起跑線的方法。

  2、結合具體的實際問題,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等活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 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探索的樂趣,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的實際問題,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等活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有用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對跑道周長的計算,了解田徑場跑道的結構,能根據所學知識解決確定起跑線的問題。

  難點:綜合運用圓的知識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探究起跑線位置的設置與什么有關。

  【導學過程】

  【情景導入】

 。1)播放20xx年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100米決賽場面,博爾特以9秒58創(chuàng)新世界紀錄。

  師:100米賽為什么那么吸引人?讓那么多人為這9秒58而歡呼不停?(因為公平,才吸引人。與學生聊一聊比賽中公平的話題。)

 。2)播放20xx年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400米決賽場面。

  師:看了兩個比賽,你們有什么發(fā)現,又有什么想法?(組織學生交流)

 。100米跑運動員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而400米跑運動員為什么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線上?

  400米跑的起跑線位置是怎樣安排的.?外面跑道的運動員站在最前,這樣公平嗎?)

  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走進運動場,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研究、解決這些問題,了解比賽的時候各跑道的起跑線是如何確定的。

  【新知探究】

 。ㄒ唬┯^察思考,找出問題關鍵。

 。ㄕn件出示完整跑道圖)

  觀察跑道圖,每條跑道一圈的長度相等嗎?差別在哪里昵?比賽的時候,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怎樣才能做到公平比賽?

 。ǘ┓治霰容^,確定解決問題思路。

  1、小組交流:觀察跑道圖,說一說,每一條跑道具體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內外跑道的差異是怎樣形成的?

  學生充分交流得出結論:

 、倥艿酪蝗﹂L度=2條直道長度+一個圓的周長

 、趦韧馀艿赖拈L度不一樣是因為圓的周長不一樣。

  2、小組討論:怎樣找出相鄰兩個跑道的差距?

 、俜謩e把每條跑道的長度算出來,也就是計算2個直道長度與一個圓周長的總和,再相減,就可以知道相鄰兩條跑道的差距。

 、谝驗榕艿赖拈L度與直道無關,只要計算出各圓的周長,再算出相鄰兩圓的周長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鄰跑道的差距。

 。ㄈ┯嬎泸炞C,解決問題:

  計算圓的周長要知道什么?

  直徑

  第一道的直徑為72.6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

 。ㄗ寣W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方法一:計算完成下表。

  方法二:

  75.1×3.14-72.6×3.14=7.85(m)

  77.6×3.14-75.1×3.14=7.85(m)

  ……

 。ㄒ龑W生將3.14159換成π進行計算)

  剛才大家通過計算已經知道了400米跑相鄰兩個跑道長度大約相差7.85米,也就是相鄰跑道的起跑線應該相差7.85米。哪一種方法更快更簡便呢?

  第二種方法更簡便。

  如果我們在計算圓的周長時直接用π來表示,看你有什么發(fā)現?

  (72.6+1.25×2)π-72.6π

 。72.6π-72.6π+1.25×2×π

 。1.25×2×π

 。75.1+1.25×2)π-75.1π

 。75.1π-75.1π+1.25×2×π

 。1.25×2×π

  ……

 。ㄏ噜徟艿榔鹋芫相差都是“跑道寬×2×π”)

  師:從這里可以看出:起跑線的確定與什么關系最為密切?

  生:與跑道的寬度關系最為密切。

  師(小結):同學們經過努力終于找到了確定起跑線的秘密!對了,其實只要知道了跑道的寬度,就能確定起跑線的位置。

  三、鞏固應用,形成技能:

  1、小學生運動會的跑道寬比成人比賽的跑道寬要窄些,要開小學生運動會,你能幫裁判計算出相鄰兩條跑道的起跑線又該相差多少米嗎?400米的跑步比賽,跑道寬為1米,起跑線該依次提前多少米?如果跑道寬是1.2米呢?

  2、在運動場上還有200米的比賽,跑道寬為1.25米,起跑線又該依次提前多少米?

  【知識梳理】

  本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知識?

  【隨堂練習】

  請你設計一個200米的跑道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7

  六年級上冊數學三單元知識

  1.認識倒數

  (1)倒數的意義: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0沒有倒數,1的倒數是它本身。

  (2)求一個數的倒數

 、偾蠓謹档牡箶担航粨Q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即可。

 、谇笳麛档牡箶(0除外):先把整數看作分母是1的假分數,然后交換分子、分母的位置即可。

  ③求小數的倒數:先把小數化成分數,再交換分子、分母的位置。

  2.分數的除法

  (1)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2)分數除法的計算:一個數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于乘這個不為0的數的倒數。

  (3)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與整數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傧瘸顺,后加減;

  ②如果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4)解決問題,這里主要包含三種類型的題。

  ①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

  方法一:設單位“1”的量為x,然后列方程解答。

  方法二:已知量÷已知量占單位“1”的幾分之幾=單位“1”的量。

 、谝阎纫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求這個數。

  方法一:設單位“1”的量為x,然后列方程解答,所依據的數量關系是,單位“1”的量×(1 ±幾分之幾)=已知量。

  方法二:先確定單位“1”的量,計算出已知量占單位“1”的幾分之幾,再根據分數除法的意義列式解答。

  ③已知兩個數的和或差以及這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求這兩個數。

  先找出單位“1”的量并設為x,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出另一個量,再根據兩個數的和或差列方程解答。

  (5)工程問題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

  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

  六年級上冊數學三單元知識2

  1.分數除法計算

  (1)分數除法的意義和分數除以整數

  知識點一:分數除法的意義

  整數除法的意義: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用(除法)計算。

  的意義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是,其中一個因數是3,求另一個因數是多少。

  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知識點二: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把一個數平均分成整數份,求其中的幾份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的計算方法: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等于分數乘這個整數的倒數。

  (2)一個數除以分數

  知識點一: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一個數除以分數,等于這個數乘分數的倒數。

  知識點二:分數除法的統(tǒng)一計算法則

  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于甲數乘乙數的倒數。

  知識點三:商與被除數的大小關系

  一個數(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數,商大于被除數。除以1,商等于被除數。除以大于1的數,商小于被除數。

  0除以任何數商都為0

  (3)分數除法的混合運算

  知識點一:分數除加、除減的運算順序

  除加、除減混合運算,如果沒有括號,先算除法,后算加減。

  知識點二:連除的計算方法

  分數連除,可以分步轉化為乘法計算,也可以一次都轉化為乘法再計算,能約分的`要約分。

  如何學好小學數學的方法

  一、恰當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1、做好課前預習,掌握聽課主動權。

  課前準備的好壞,直接影響聽課的效果。

  2、專心聽講,做好課堂筆記。

  3、及時復習,把知識轉化為技能。

  4、認真完成作業(yè),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5、及時進行小結,把所學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

  因此,我們今后還要保持“先預習、后聽講;先復習、后作業(yè);經常進行階段小結”的好習慣。

  二、良好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

  學習動機是推動你們學習的直接動力。華羅庚說:“有了興趣就會樂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會擠時間來學習了!蔽液芨吲d你們能夠喜歡數學課,我希望你們在數學的學習中獲得更多樂趣。

  三、堅強的意志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你們遇到過許多大大小小的困難,你們能堅定信心,勇敢地面對困難,戰(zhàn)勝困難,這需要堅強的意志。滿懷信心地迎接困難,奮力拼搏戰(zhàn)勝困難,就是意志堅韌的表現。你們具有這種十分可貴的品質,在學習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就會不灰心喪氣;在取得好成績時,也不驕傲自滿,而是善于總結經驗教訓,探索學習的規(guī)律和方法,奮勇前進。這樣才取得了好成績。

  四、自信心與勤奮

  數學家張廣厚說:“在學習數學的道路上沒有任何捷徑可走,更不能投機取巧,只有勤奮地學習,持之以恒,才會得到優(yōu)秀的成績!蹦銈兌谩笆炷苌伞钡牡览,經過反復練習,你們確實取得好成績了吧!

  五、能做到沉穩(wěn)冷靜的備考

  用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考試做到沉穩(wěn)冷靜的備考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考試前不心浮氣躁可以讓你高速而有質量的復習。另外,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考試,能讓你發(fā)揮正常水平甚至超水平發(fā)揮。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8

  設計說明

  “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法”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小數以及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百分數與分數有著密切的聯系。基于以上認識,教學設計主要突出以下幾點:

  1.以實際生活情境為載體,感知百分數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百分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引入課題和百分數意義的教學中,教學內容的選擇都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且通過課前對百分數的'收集,使學生認識到百分數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同時,以實際生活情境為載體,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2.注重新舊知識的對比和遷移,體現類比的思想方法。

  對比和遷移能使學生容易接受新知識,防止新舊知識混淆,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從而扎實有效地掌握數學知識。教學百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已掌握了分數的意義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設計中通過與分數的意義進行對比,明確分數的意義與百分數的意義的區(qū)別,更加突出百分數的意義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表示的是兩個數之間的倍比關系。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的生活中有關百分數的資料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1.出示課件。

  師:同學們,看了這段資料,你發(fā)現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

  引導學生發(fā)現百分數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我們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師:你知道這些數叫什么數嗎?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樣的數?

  學生討論后,教師明確:像上面這樣的數,如14%、65.5%、120%……叫做百分數。

  2.引導學生交流課前收集到的百分數的資料。

  師:同學們收集到的百分數資料可真多。】磥戆俜謹翟谏a、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那人們?yōu)槭裁聪矚g用百分數?用百分數有什么好處?百分數有什么含義呢?帶著這樣的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數學課堂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通過分數應用題的復習,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思路;

  2、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思想,尋找出簡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題思路;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4、讓學生了解到生活與數學的關系,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培養(yǎng)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

  關鍵 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

  重點 復習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掌握解題方法。

  教學

  難點 找準單位“1”

  教具

  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教學過程 教學課件演示 教學意圖

  一、基礎訓練導入。

  師:今天我們要對分數應用題做一下全面的復習。大家想一下我們解答分數應用題最關鍵的是什么?

  專項訓練:

  課件:練習:已知根據條件,說出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并說出有關的數量關系式。

  在每道題后追問:從信息中你還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并作評價:說一說你們找單位1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我們以信息中的第6題為例,誰來說說,應該怎樣畫線段圖呢?根據線段圖教師問:線段圖畫好了,如果要求用去和還剩的噸數應該怎樣做?

  常規(guī)性基本訓練,復習找單位“1” 訓練:為新知識做鋪墊。

  二、根據看線段圖列式

  師:誰來說說,根據線段圖應該這么列式呢? 出示線段圖 【教學課件演示】

  注重線段圖的應用,幫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寫出乘法數量關系式。同時,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三、基礎練習

  基礎練習只列式不計算

  師:用我們剛才復習的方法做。(學生做完后教師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把誰看作單位“1”?單位“1”的量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計算?

  歸納總結:請同學們把這4道題分分類,并要說出分類的依據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進行小組討論,有能力的就獨立完成。學生進行思考;在學生回答時要引導學生說出分類的依據是什么,這類題目應當怎樣解答。

  嘗試練習,然后提問:這道題你是怎樣想的?分數和比聯系在一起會出現許多的新問題。出示:文藝書和科技書本數的比是1∶4。誰來說說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教學課件演示】

  培養(yǎng)學生審題要仔細,弄清數量關系。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掌握分數應用題分類的依據是。

  四、對比練習

  1)讀題,分別找到兩道題的單位“1”,并說說這兩道題有何不同?2)根據題意分析數量關系,然后列式計算,全班講評。

  通過兩題對比,突出較復雜應用題的難點,幫助學產生加強審題意識,提高分析能力。

  五、鞏固練習

  練習八的3-5題

  師:下面請同學們獨立進行計算,完成練習八P118第3題和第4題。

  (1)、讀題,分別找到兩道題的單位“1”,并說說這兩道題有何不同?

  (2)、根據題意分析數量關系,然后列式計算,全班講評。

  (3)、出示P118頁5題。

  提問:把誰看作單位“1”?

  結合講解,進一步強調在解答分數乘法應用題時,一定要找準單位“1”。因為分數乘法應用題是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計算的,求哪個數量的幾分之幾,就要把那個數量作為單位“1”。在解答兩步計算的分數應用題時,更要注意每一步是把什么數量看作單位“1”,每一步中的單位“1”可能是不同的。

  【教學課件演示】

  加強解題思維的訓練,溝通新舊知識,溝通解決問題的方法。

  六、強化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七的第7題:

  3個同學跳繩。小明跳了120個,小強跳的是小明跳的5/8,小亮跳的是小強的2/3,小亮跳了多少個?

  滲透健康教育:

  跳繩運動,是對付肥胖、預防血脂異常、高血壓最切實可行的方式,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耐力的有氧代謝運動。同學們要積極進行跳繩運動,

  學生獨立進行思考計算,請個別同學講解回答。

  2、練習二十七的第8題,練習二十七的第9題。

  (1)一個縣去年綠色蔬菜總產量720萬千克,是今年綠色蔬菜總產量的9/10。今年全縣綠色蔬菜總產量是多少萬千克?

  (2)一個縣去年綠色蔬菜總產量720萬千克,比今年少了1/10,今年全縣綠色蔬菜總產量是多少萬千克?

  滲透健康教育:

  綠色蔬菜含維生素U較多是抗癌、防癌的復合劑,對胃潰瘍高血壓、動脈硬化、視網膜出血、紫癜以及出血性腎炎等疾病有治療效果多吃的蔬菜會對胃腸功能的恢復有所幫助。

  【教學課件演示】

  強化數量關系的分析,強化方程的解法,體現解法的多樣性、解法的最優(yōu)化,提高學生自主意識和優(yōu)化意識。

  通過強化練習提升學習水平,讓各種類型的學生都有所提高。

  七、課堂總結

  今天你都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今天我們學習了應用題,解答這類應用題要先找準單位“1”和相等的數量關系,再確定算法,然后列式計算,先找單位1,再看知不知,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比1多就加,比1少就減”。

  【教學課件演示】 幫助學生抓住解題的重點,已知單位“1”的用什么方法解,不知道單位“1”的又用什么方法解。幫助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網絡的建構。

  八、作業(yè):

  練習二十七的第8、10題 【教學課件演示】

  板書:

  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復習

  根據條件分析單位“1”和找準對應分率。

  用算術方法解:已知單位“1”用乘法,不知單位“1“用除法。

  用方程解:單位“1”不知道或者題目的條件中含有“比另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0

  【教學內容】

  教材50、51頁及練習十一的4-8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比的基本性質.

  2.正確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過程與方法:

  培養(yǎng)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比的基本性質,正確的化簡比。

  難點:正確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導學過程】

  ⊙復習鋪墊

  1.什么叫兩個數的比?(兩個數的比表示兩個數相除)

  2.比與分數、除法有什么關系?(引導學生明確:比相當于分數、相當于除法;比的前項相當于……可以結合算式或表格回答)

  3.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各是什么?[商不變的性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設計意圖:回顧比的意義和商不變的性質以及分數的基本性質,理清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為探究比的基本性質做好鋪墊。

  ⊙探究新知

  1.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

  (2)這三個分數的大小相等嗎?為什么?(相等,因為它們的分數值都是0.75)

  (3)還有其他方法可以證明它們的大小相等嗎?怎樣證明?(有,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和都可以化成,所以它們的大小相等;根據分數和除法的關系以及商不變的性質也可以證明這三個分數的`大小相等)

  (4)在除法中有商不變的性質,在分數中有分數的基本性質,那么在比中是否也有類似的性質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究一下比的基本性質。(板書課題)

  2.探究比的基本性質。

  (1)把改寫成比的形式。(引導學生匯報并用課件展示:=3∶4;=6∶8;=12∶16)

  (2)探討這三個比之間的關系,用算式表示出來,并說明理由。(3∶4=6∶8=12∶16,比值都是0.75)

  (3)觀察、比較、發(fā)現。

  觀察每個比的前項和后項的變化過程及規(guī)律。(結合學生的匯報,用課件展示相關內容)

  6÷8=(6×2)÷(8×2)=12÷16

  ↓ ↓ ↓

  規(guī)律: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相同的數,比值不變。

  6∶8=(6÷2)∶(8÷2)=3∶ 4

  ↓ ↓ ↓

  6÷8=(6÷2)÷(8÷2)=3 ÷ 4

  規(guī)律: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除以相同的數,比值不變。

  (4)歸納總結。

  ①試用一句話概括上面三個比的變化規(guī)律。(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比值不變)

 、谟懻摚和瑫r乘或除以的相同的數可以是0嗎?為什么?(不可以是0,因為除以0沒有意義)

 、蹥w納總結比的基本性質。

  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設計意圖:先提出問題,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再由提出的問題,引發(fā)橫向思維,建立各知識點間的聯系,最后通過觀察、比較、思考、發(fā)現,逐漸完善比的基本性質,幫助學生養(yǎng)成比較完善的思維習慣。

  3.應用比的基本性質。

  (1)探究整數比的化簡方法。

  ①PPT課件出示教材50頁例1(1)小題:“神舟”五號搭載了兩面聯合國旗,一面長15 cm,寬10 cm,另一面長180 cm,寬120 cm,這兩面聯合國旗長和寬的最簡單的整數比分別是多少?

  ②明確什么是最簡單的整數比。[前項和后項是互質數(只有公因數1)的比叫最簡單的整數比]

  ③探究15∶10和180∶120的化簡方法。

  除以前項和后項的最大公因數:

  15∶10=(15÷5)∶(10÷5)=3∶2

  180∶120=(180÷60)∶(120÷60)=3∶2

  小結:化簡整數比,可以把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除以它們的最大公因數。(板書:整數比的化簡)

  (2)探究分數比和小數比的化簡方法。

 、貾PT課件出示教材51頁例1(2)小題: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0.75∶2

 、谔骄糠謹当鹊幕喎椒。(引導學生說出:要根據比的基本性質,把它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它們分母的最小公倍數18,才能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A.用乘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B.用求比值的方法=3∶4=3∶4

  ③探究小數比的化簡方法。(引導學生說出:要根據比的基本性質,把它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相同的數,使它們轉化成整數比。如果這時還不是最簡單的整數比,要再除以前項和后項的最大公因數,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先化成整數比,再化簡。

  0.75∶2=(0.75×100)∶(2×100)=75∶200=(75÷25)∶(200÷25)=3∶8

  小結: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簡分數比時,要注意化簡比與求比值的不同,無論是分數比的化簡還是小數比的化簡,化簡比的結果仍要寫成比的形式,而不能寫成小數或整數的形式。(板書:分數比的化簡,小數比的化簡)

  (3)總結。

  化簡比的依據是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要注意的是,化簡后仍是比的形式。

  設計意圖:在弄清比的基本性質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索各類比的化簡方法,結合實例,總結出各類比的化簡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鞏固練習

  1.判斷。

  (1)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比值不變。(  )

  (2)4∶0.25化簡后的結果是16。(  )

  (3)從學校走到圖書館,小明用了8分鐘,小紅用了10分鐘,小明和小紅的速度比是4∶5。(  )

  2.填空。

  16∶200=(  )∶(  )=(  )∶(  )=

  (  )∶(  )=(  )∶(  )=(  )∶(  )。

  (獨立嘗試后交流,匯報時說明理由,第2題答案不唯一,只要和16∶200的比值相等就是正確的)

  3.完成教材51頁“做一做”。

  ⊙課堂總結

  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布置作業(yè)

  教材53頁4、5題。

  板書設計

  比的基本性質

  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學會運用假設的策略分析數量關系、確定解題思路,并有效地解決問題。

  2、使學生在對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假設的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發(fā)展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用“假設”的策略解決一些簡單問題的方法。

  課前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填空

  1、王大媽買了3只雞和1只鵝,已知1只雞的價錢是一只鵝的'1/3。如果把雞都替換成鵝,那王大媽的錢可以買( )只鵝。如果把鵝都替換成雞,共可以買( )只雞。

  2、張師傅和王師傅合作加工一批零件,王師傅做3小時,張師傅做4小時,張師傅每小時比王師傅多做5個,如果按王師傅的效率算,總個數就減少( )個;如果按張師傅的效率算,總個數就增加( )個。

  二、解決問題

  1、王強家買來3大瓶果汁和5小瓶果汁,一共有3000毫升。每個大瓶中的果汁比每個小瓶中的果汁多200毫升,每個小瓶中裝有多少毫升?

  2、一只羊和四只兔子一共重48千克,一只兔子的重量是一只羊的1/4,一只兔子和一只羊各重多少千克?

  指名板演,集體練習、評講。

  3、做練習十一第9-12題。

  學生獨立解答,完成后指名說一說解題思路。

  三、創(chuàng)新練習

  1、一次數學競賽共20道題,規(guī)定做對一題得5分,做錯一題倒扣3分,不做的題不得分。小華在這次競賽中全部題都做了,總分84分,她做錯了幾題?

  2、甲數比乙數多8,甲數的5倍與乙數的7倍一共是772,甲數和乙數各是多少?

  以上創(chuàng)新練習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嘗試練習,不作為統(tǒng)一要求。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十一第8、13、14題。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

  第二單元 分數乘法

  第4課時 分數與分數相乘

  教學內容:

  課本第34--35頁例4、例5,“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六第1-5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也適用于整數和分數相乘,把分數乘

  法統(tǒng)一成一個法則。進一步鞏固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2、使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進一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的能力,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分數乘分數并統(tǒng)一法則。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以前我們學習了分數的意義,下面請同學們看黑板上貼的長方形紙,涂色部分分別表示這張紙的幾分之幾?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繼續(xù)對它們進行操作,并引出新課。

  二、組織探究

  1、教學例4。

  出示教材中的圖形

  然后問:畫斜線部分是1/2 的幾分之幾?又是這個長方形的幾分之幾?

  由此明確:1/2 的1/4 是1/8 ,1/2 的3/4 是3/8

  啟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求1/2 的1/4 是多少,可以怎樣列式?

  求1/2 的3/4 呢?

  師問:你能列算式并看圖填寫出書中的結果嗎?打開書P45完成

  提示:根據填的結果各自想想怎樣計算分數與分數相乘?

  學生進行討論得出:分數與分數相乘,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

  2、教學例5。

 。1) 讓學生說說2/3 ×1/5 和2/3 ×4/5 分別表示2/3 的幾分之幾?

  你能用前面得出的結論 計算這兩道題嗎?

  學生試做,訂正完后問:你能用什么方法來驗證你的計算結果呢?

 。2)驗證比較

  讓學生在自己準備的長方形紙上先涂色表示2/3

  再畫斜線表示2/3 的1/5 和2/3 的4/5 。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對學困生進行指導。

  看看操作的結果與你計算的結果是否一致?

  學生觀察比較。

  3、歸納總結。

  比較剛才計算的每個積的分子、分母與它的因數的分子分母,討論有什么發(fā)現?

  得出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分數乘分數 ,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三、鞏固練習

  完成“試一試”第1題。

  提醒學生注意:計算分數與分數相乘時,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計算

  通過交流進一步明確計算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

  四、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的推廣

  1、下面著幾道題你會計算嗎?

  出示:2/11 × 3 = 4 × 5/6 =

  請同學們先完成“試一試”第2題的填空,提醒學生把整數看作分母是1的分數來計算。

  討論: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適用于分數和整數相乘嗎?為什么?

  學生分組討論

  明確:(1)整數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分數,所以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也適用于分數和整數相乘。

  實際計算時可以直接按以前學過的方法計算分數和整數相乘,而不必把整數改寫成分母是1的分數,這樣比較簡便

  (2)也可以整數與分數直接進行約分后再計算,這樣更簡便。

  2、練習。

  完成“練一練”。

  引導學生用直接約分的方法進行計算。

  五、綜合練習

  做練習六的第1、3、4題。

  先在圖中畫一畫再列式計算。

  六、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惑?

  七、布置作業(yè)

  練習六的第2、5題。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3

  第二單元 分數乘法

  第7課時 倒數的認識

  教學內容:

  課本第36頁例7和“練一練”,練習六第16-21題。

  教學目標:

  1、認識倒數的概念,掌握求倒數的方法,能熟練地求一個數的倒數。

  2、培養(yǎng)數學思考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熟練地求一個數的倒數。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問:每個算式中兩個數相乘的積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你還能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二、教授新知

  1、教學例題。

 。1)出示例7。

  下面的幾個分數中,那兩個數的乘積是1?

  3/8 5/4 3/5 7/10 4/5 2/3 10/7 8/3

 。2)學生回答。

 。3)引出概念。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例如3/8 和8/3互為倒數。可以說3/8 是8/3的.倒數,8/3是3/8的倒數。

 。4)學生舉例來說。進行及時的評議。

  (5)追問:怎樣的兩個數互為倒數?為什么要說“互為倒數?”

  2、歸納方法。

  小組討論:

  觀察倒數和原數的關系,想一想一個數的倒數與原數相比,分子、分母的位置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全班交流。

  求一個數的倒數時,只要把這個數的分子和分母調換位置即可。

  問:5的倒數是幾?1的倒數是幾?

  學生回答,并說原因。

  追問:0有倒數嗎?為什么?

  指出:因為0和任何數相乘的積都不會是1,所以0沒有倒數。

  除0以外,在求一個數的倒數時,只要把這個數的分子和分母調換位置即可。

  3、完成“練一練”。

  學生回答。

  指出:分子是1的分數,它的倒數就是分母,整數的倒數就是這個整數做分母,分子是1。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六第16題。

  學生填書上后,集體訂正。

  2、做練習六第17題。

  指名口頭回答。

  3、做練習六第18題。

  學生填書上后,集體訂正。

  4、做練習六第19題。

  重點引導學生討論每一組數的規(guī)律。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什么是倒數?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六第20、21題和思考題。

  教學反思: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4

  第一單元 長方體和正方體

  第9課時 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內容:

  課本第19頁例12和“練一練”,練習四第9-14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導過程,明白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的道理,會正確運用體積單位間的進率進行名數的變換。

  2、讓學生用對比的方法,記憶并區(qū)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掌握它們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重點:

  根據進率進行相鄰體積單位的換算。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合理推理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課前準備:

  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以及棱長為10厘米的正方體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提問:

  (1)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3)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問:你能猜出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嗎?

  二、自主探索,驗證猜測

  1、教學例12。

 。1)掛圖出示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以及棱長為10厘米的正方體

 。2)這兩個正方體的體積是否相等?你是怎樣想的?

 。3)用圖中給出的數據分別計算它們的體積。

  學生分別算一算,然后在班內交流。

  (4)根據它們的體積相等,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

 。5)誰來說一說:為什么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用同樣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嗎?

  學生小組討論,班內交流

  3、小結:你能說每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4、你能用體積單位間的進率解釋為什么1升=1000毫升呢?

  三、鞏固深化

  1、出示練一練的習題。

  學生獨立完成。

  班內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2、出示練習四第9題。

  學生獨立完成表格,班內交流。

  出示練習四第10-12題。

  學生獨立完成,班內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3、出示練習四第13題。

  學生讀題,思考:兩個容器各能盛水多少毫升是求什么?也就是兩個長方體的什么?獨立完成,說是怎樣想的。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四第14題。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5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主要教學比的意義,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教材首先安排了例1和例2,通過教學同類量和不同類量的比,在此基礎上,啟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比與除法的關系,進而描述比的意義,介紹比值的概念。然后通過隨后“試一試”中,通過讓學生把3:5分別改寫除法算式和分數,進而說明比也可以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接著啟發(fā)學生根據比的意義以及與除法的關系,自主探索比與分數、除法之間的關系,進一步說明比的后項不能為0!澳阒绬帷苯Y合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介紹了有關“黃金比”的知識,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比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他們希望有參與活動、展現自己的平臺,而不僅僅只滿足于從老師的傳授中習得知識,同時學生對“比”缺乏感性上的認識,而這又是這一單元的起始課,所以設計了“洗潔液配比”動手操作環(huán)節(jié)和小組探索“比和分數、除法的關系”,在動手操作環(huán)節(jié)中他們都很躍躍欲試,很好地體驗到了比不僅是具體數量的比,還可以表示份數的比;在小組合作環(huán)節(jié)中他們能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學積極交流,并在交流中去發(fā)現規(guī)律,習得知識,同時也體驗到了學習的成就感和快樂。為了讓孩子更好感受比的應用價值,在教學中還設計了生活中的比,學生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在談體會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看到孩子也深刻感受到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增強了學習數學的樂趣。

  設計理念:

  在教學中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引領學生經歷比的概念的抽象過程,讓學生自主探索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同時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并讓學生感受比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應用價值。

  教學目的

  1、通過創(chuàng)設具體的學習情境,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的讀法和寫法,認識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求比值。

  2、掌握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類比遷移的能力,初步滲透事物是互相聯系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3、認識“黃金分割比”,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點,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理解比的.意義

  難點:比與除法、分數的關系

  課前準備

  老師這里有兩種不同顏色的水,用這個杯子倒不同的份量,滿杯為一份,再倒進燒杯里,看看會有什么神奇的變化?這些顏色一樣嗎?

  不同的份量能調配出不同的顏色板書:藍色杯數黃色杯數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認識比。

  剛才我們調配了顏色,換一換果汁和牛奶吧。

  1、引入比

  示例:媽媽早晨準備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課件)

  師:用學過的知識可以怎樣表示這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如果學生說到比,師:你用到了比的知識,真厲害,但是要把他說完整,果汁杯數和牛奶杯數的比是2比3,等會我們再一起來學習)

  生:牛奶比果汁多1杯;

  果汁比牛奶少1杯;怎么算的?

  小結:可以用減法比較出兩個數量之間的相差關系;還可以怎樣說?

  果汁的杯數是牛奶的2|3;

  牛奶的杯數是果汁的3|2;(連著說)

  師:怎樣列式?(隨機板書)2÷3=2/3;3÷2=3/2;(指著板書說)

  小結:也可以用除法或分數來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今天我們來認識一種新的表示方法——認識比。(板書)

  2、用比表達

  師:剛才我們說果汁的杯數是牛奶的2|3,我們還可以這樣說:果汁和牛奶杯數的比是2比3。(齊讀)那這里可以怎樣說?

  生:牛奶和果汁杯數的比是3比2。真是會變通。R讀)

  3、看書自學,比的寫法及各部分名稱。

  師:比還有其他哪些知識呢?好,翻開書本68頁,自學例1部分的全部內容。有一個要求哦,看完以后,向同學們介紹一下你了解到了比的其它哪些知識?

  師:掌聲示意停,誰來?

  生:2比3可以記作2:3,師:比怎么寫?兩個小圓點寫在哪個位置?——中間,它叫——比號

  生:3比2可以記作3:2。

  生: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2是——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叫做比的后項。3是——比的后項

  一起說——2是比的前項,3是比的后項。3是比的前項,2是比的后項。

  【設計意圖:教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交流互動的過程。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索,充分體現了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只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4、質疑,明確比是有序的,加深對比的理解。

  師:哎,我有個疑問,為什么同樣是2杯果汁,這里是比的前項,這里又成了比的后項?

  生:第一個2在比的前面,叫比的前項,第二個2在比的后面,叫比的后

  師:是由它在比的位置決定的。

  師:第一個比代表的是誰和誰的比?第二個呢?

  生:第一個比是果汁比牛奶,第二個比是牛奶比果汁,師:位置不同,表示兩個不同的比。(及時板書)

  小結:所以寫比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看清誰和誰比,不能隨便顛倒位置。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幫老師釋疑,加深學生對比意義的理解,讓學生明確比是一個有序的概念,由表及里,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5、應用比。

  孩子們,像這樣的比你們在生活中見過沒有?它就在我們的身邊。這里不是嗎?誰能用比來說

 。1)藍色杯數和黃色杯數的比是()(引導學生說完整)

  比還在我們班里,剛才老師了解過了:

 。2)我們班男生()人,女生()人,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的比是();女生人數與全班人數的比是()。

 。3)一個正方形方格紙被涂成了紅白相間的圖案。紅格與白格個數的比是————;白格與紅格個數的比是————。

  過渡:比在生活中的作用也很大,誰來讀題介紹一下

 。4)一種洗潔液,加進不同數量的水后,可以清洗不同的物品。下圖表示在配制不同濃度的溶液時洗潔液與水的比(藍色部分表示洗潔液,白色物分表示加進的水)。出示第一個比

 、賱赢嬔菔荆喊严礉嵰嚎醋1份,水是這樣的幾份?讓學生說完整:洗潔液是1份,水是4份,一起數來驗證一下

 、陉P系:那么1:4是誰和誰的比?不能顛倒位置。用比還可以怎么說?

  洗潔液和水的比是1:4,水和洗潔液的比是4:1

  它們的關系不用比又可以怎么說?

  洗潔液是水的1/4,水是洗潔液的4倍;

 、劾蠋焺邮植僮鳎豪蠋熯@里有一瓶洗潔液。

  先倒一杯洗潔液,我準備把它配成洗潔液和水的比是1:4。怎么做?(學生——倒4杯水)

 、1:8,但我覺得這杯太濃了,怎么辦?——加水,我打算把它調成洗潔液和水的比是1:8,誰來?

  生:操作(不要出聲,小聲幫他數)

  師:不加了,說說你的想法,現在燒杯里洗潔液一共是幾份,水是幾份?

  生:一杯洗潔液,8杯水。

  師:現在你喜歡怎樣說洗潔液在和水的關系?

 、1:1這個比又說明什么呢?(相等)洗潔液是幾份?水是幾份?

  師:如果我想把它配成洗潔液和水的比是1:1,怎么辦?同桌之間說說

  生:倒7杯水

  師:為什么?

  生:這里有1杯洗潔液,8杯水,再加7杯洗潔液就有8杯洗潔液。

  師:那燒杯里一共要有幾杯洗潔液,幾杯水?也就是把8杯洗潔液也看做一份,8杯水當成一份。剛好相等。

  師;那如果這里一共有6杯水,要有幾杯洗潔液——6杯洗潔液;說說你的想法(5杯水呢?要幾杯潔液)

  小結:所以比有時表示的是具體數量的比,有時是份數的比。有時還可以是不同類量的比,一起讀——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25

【精選】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0-20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經典)10-19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3-13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選】01-02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5-10

六年級人教版上冊數學教案02-27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比的意義》數學教案03-16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認識比》數學教案01-17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