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除法》教案通用[2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除法》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除法》教案1
【教學內(nèi)容】
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jù)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發(fā)現(xiàn)法,問題教學法,研究性學習,小組合作等方法。
情感與態(tài)度:
1.結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愛勞動、愛護大自然的教育。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
除法的含義,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課本插圖。
【課時按排】
本單元可用13課時進行教學。
除法的初步認識…………………………………… 6課時左右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課時左右
解決問題…………………………………………… 4課時左右
1.除法的初步認識
。1)平均分(一)
【教學內(nèi)容】12頁—14頁例1、例2 做一做練習三1~3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每份同樣多”的勢力和活動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tài)度:讓學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會平均分,提高動手和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
【學具準備】
每個小組12塊糖.每個學生實物卡片.三角形.圓形學具若干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課題:
教師:最近我們五小二年級一班要組織一次春游活動,我們幫他們分一分春游需要的物品,好嗎?
請小組長來領要分的物品,(每個小組12塊糖)
請學生試著分一分,要求要分得大家都滿意。
學生先在小組中分,再請學生到前面展示分的結果。
多請幾個小組,說說自己分的結果,預計都是每人分得3塊糖.
教師:這樣分大家都滿意嗎?為什么?
教師揭示課題:像這樣把物品分成幾份,每份分地同樣多,就叫做平均分。(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索:
(一)分一分
1、每個小組8張面包的實物卡片,學生用卡片在小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2、每個小組4張桔子的實物卡片,學生用卡片在小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3、每個同學用自己手中的學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ǘ┱乙徽
想想生活中什么時候要平均分?是怎樣分的?
先在小組里說說,再指名說。
。ㄈ┻B一連、圈一圈
把10條魚平均分在2個漁缸里,請學生連一連或圈一圈,
說說分的結果。
三、做一做
1、把1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3份。說說你怎樣分的。
2、練習三1~3
第1題:給每個花瓶里插上花,應該怎么插?如果要求每個花瓶里插上同樣多的花,又應該怎么插?插幾枝?
四、總結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除法》教案2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材第13頁。
教材分析:除法運算的教學宜采用直接講授的方式。在平均分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直接告訴學生“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同時說明除法算小棒分法各部分的名稱。但要讓學生理解除法運算的意義,需要建立除法算式和平均分操作活動之間的聯(lián)系。
學情分析:本課內(nèi)容是在學生對平均分積累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從平均分的活動中自然過渡到除法運算,便于學生從中體會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它既是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也是以后解決除法實際問題的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通過“分小棒”的具體情境引出除法算式,讓學生認識除號,會讀、寫除法算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認識除法,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除號,會讀、寫除法算式。
難點:進一步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平均分,那誰來說說什么叫平均分?
咱們看下面的問題:(出示課件)
1、在正確的說法下面打“√”
把10個蘋果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哪個說法正確呢?(第三個正確)
那我問一下,第一個也是平均分,5個,5個,為什么不正確呢?
。ㄉ旱谝活}是把10個蘋果平均分成了2份)
第一題是把10個蘋果平均分成了2份,而題目中說“把10個蘋果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也就是把10個蘋果平均分成5份,對不對。
2、看下一題:12個笑臉,每4個一份,能分幾份?
學生回答
有不同意見嗎?
有同學說第一個正確,有同學說第二個正確,到底哪個正確呢?(第二個)
為什么?(因為12個笑臉,每4個一份,第一個是每3個一份)
12個笑臉,每幾個一份?(每4個一份)
每4個一份,每4個一份,這是每幾個一份?(3個)對啦,這是每3個一份,這是每4個一份,所以哪一個正確?(第二個)
3、這幅圖是什么意思?
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蘋果,怎么樣?(把8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幾個)
誰來說說把8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幾個?
4、那咱們再來看這幅圖是什么意思?(有8個蘋果,每2個一份,可以分成幾份?)
有8個蘋果,每幾個一份(2個一份),那咱們最好怎么分。
那老師來把它圈一圈
誰來說“8個蘋果,每2個一份,可以分成幾份”(分了4份)
像剛才這樣的兩個問題,我們可以用一種計算的方法來計算,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除法”。
二、學習新知
1、引入除法
除法是怎么回事呢,它就在我們身邊,請看:
師:老師今天帶了18塊糖,要平均分給3人,每人分到幾塊呢?“平均”是什么意思?
生:每人分的糖一樣多。
師:對,說的真好!那下面前后桌4人一組商量一下。ㄕ乙幻麑W生上臺演示)
師:誰和他的分法不一樣?
師:有的小朋友是一個一個地分,有的是兩個兩個或三個三個地分,但無論怎么樣分,結果都是一樣的,每人分幾塊糖?(生:每人分6塊)
師:把18塊糖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分6塊,每人分的同樣多,是平均分嗎?(生:是)
師:那么,我們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2、介紹除法算式的讀寫
師:以前我們學過加、減、乘法,它們都有各自的符號,今天老師再給你們介紹一個符號,它就是“÷”,讀作除號,寫時先畫一條橫線,再上下各一點,橫線要直,兩點要圓且對齊。
。1)介紹除號
(2)學生練寫除號
我們已經(jīng)會寫除號了,那么要把剛才分糖的過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應該怎樣寫呢?首先,我們先看分幾塊糖?(生:18塊)
師:我們就把“18”寫在除號前面。分給了幾個人?(生:3人)
師:我們就把“3”寫在除號后面。每人分幾塊?(生:6塊)
師:最后把“6”寫在等號后面。
師:這個除法算式就讀作“18除以3等于6”。這個算式表示的.意義就是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
誰替老師再重新說一說,生回答
師:把18塊糖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分6塊,中間的這個符號叫除號,除號就表示平均分的意思。你看一條短短的橫線,上、下各有一個小圓點,分的多平均呀!所以只要是平均分的過程,我們就可以用除法計算。
那孩子們,誰能根據(jù)這道題再給編一道除法應用題?前提是18塊糖不變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反饋。▽W生反饋的同時要及時鼓勵)
今天我們又學會了一種新的運算——除法,你們高興嗎?(生:高興)
三、挑戰(zhàn)園地
師:你們這么聰明,敢不敢來我的“挑戰(zhàn)園地”挑戰(zhàn)一下?
1、第一關:讀除法算式并說說意義
2、第二關:小貓釣魚。
3、第三關:實際應用
師:經(jīng)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設置的三道關卡已全部通過!恭喜你們,挑戰(zhàn)成功!
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用到今天學的除法,誰來說說看?
四、課堂小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只要是平均分的過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除法》教案】相關文章: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除法》教案(通用11篇)02-27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除法》教案2篇[精華]04-03
(優(yōu)選)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除法》教案14篇04-03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口算除法》教案04-09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筆算除法》教案04-15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除法教案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