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濟南版八年級生物下冊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濟南版八年級生物下冊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濟南版八年級生物下冊教案1
《生物的特征》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生物的特征》這節(jié)課是本套教材的開篇內(nèi)容,它交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備哪些特征,從而為本學科指出了研究的對象。本節(jié)內(nèi)容的呈現(xiàn)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避免了從理論到理論的弊端,從而召示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將發(fā)生很大的變化。由此可見,本節(jié)內(nèi)容在教材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2、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我確定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1)觀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較它們的區(qū)別
(2)學生能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標:增強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熱愛生命、珍愛生命的情感。
3、教學重點
(1)學生能夠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強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的情感
4、教學難點
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討論的組織
二、學情分析
本節(jié)的授課對象是還帶著稚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的初一新生,他們還不懂什么是生物學,雖然具有一些小學自然課基礎,但對生物的特征只具朦朧的認識,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不強。
三、說教學方法
針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討論法、探究法。把學生生活中熟悉的東西拿來做教具,充分設疑,調動學生主動思考,引導學生認識生物,激發(fā)他們主動探究生物的特征,以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為主,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
四、說學習方法
學生以小主為單位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五、說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目前我校還沒有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基于這種實際條件,我一實物為教具,準備大量的生物和非生物實物,及一些圖片。
2、學生準備:學生準備實物,如蘑菇,含羞草,瓢蟲,水瓶等
六、說教學過程
1、小組競賽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一開始上課,先進行一個小組競賽,教師把師生課前準備的實物放在一起,要求各小組把它們分成生物和非生物兩類寫在紙條上,看哪組正確率,然后排列名次。這種導入新課的方法,抓住了初一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既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又增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而且能提高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2、充分質疑分析討論暢所欲言
從上面的競賽內(nèi)容,順理成章地提出本節(jié)課要討論的重點問題(1)怎樣區(qū)分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然后分小組進行討論,討論后全班交流,讓所有的學生都有發(fā)表意見的機會。這樣不僅有利于解決問題,還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鍛煉,真正體現(xiàn)新課標的面向全體學生的宗旨。通過這一過程,教師收集學生的正確觀點,糾正學生錯誤觀點,使生物的共有特征在學生頭腦中漸漸清晰,以利于接下來的教學的順利進行。
3、舉例和討論突破重難點
通過以下的教學過程,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從而突破本節(jié)的重難點。
(1)小組討論:人為什么要吃飯?動物都要吃東西嗎?植物也“吃飯”嗎?它們吃什么?這些都說明了什么問題?
問題一出,學生一下子活躍起來,紛紛亮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還爭得面紅耳赤。這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能培養(yǎng)他們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得了知識,最后在教師適當?shù)闹v解下各小組達成共識,得出結論: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
(2)小組討論:人為什么要大小便?動物都要排出體內(nèi)的廢物嗎?動物還有哪些排出廢物的途徑?植物是怎樣排出廢物的?這說明生物都有什么現(xiàn)象?
通過學生的討論,最后得出:生物都要排除體內(nèi)的廢物。
(3)小游戲、小討論:拿東西在小組成員眼前晃一下,他會怎樣?或拿東西想打他的頭,他會怎樣?為什么會這樣?植物會對刺激做出反應嗎?怎樣證明你的說法?
對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學生能解釋的很少,而且解釋的也不夠到位,特別象植物對刺激有明顯反映的例子少。這時教師做適當?shù)慕忉尩贸鼋Y論即可。更多的疑問作為質疑留給學生,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學習和探究的欲望。最后總結出:生物能對刺激作出反應。
(4)小競賽:
舉例說出生物繁殖的方式,看哪組舉的多。誰能說出生物體是有什么組成的?生物都能由小長大嗎?
讓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來回答這些問題,比誰的知識豐富,誰為小組作出的貢獻大。由此啟迪學生,平時要多用功學習,將來才有勝過別人的希望。“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喚醒、激發(fā)、鼓舞”,在學生熱情高漲的時候,由學生總結出:生物都能生長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什么樣的,學生并不清楚,由此設疑,為以后的學習設下伏筆。
(5)學生討論:
小貓掉到水里,長時間出不來會淹死,死亡原因是什么?植物也要進行呼吸嗎?由此你得到什么結論?
通過學生分析討論,讓學生把所知道的告訴給其他同學。通過表達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得出:生物能進行呼吸,絕大多數(shù)生物需要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因學生知識有限,只要求知道什么是呼吸,而不能對呼吸進行深入地探究。
4、課堂小結課后延伸
通過以上的學習,讓學生總結出生物的特征,教師板書。
同時提示學生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么是生物,如果你對課本中提出的生物的特征有什么不同意見而需要補充和建議的話,課后可以進一步觀察生物,查閱相關資料。
5、課堂練習
小組間舉出不同的例子,相互提問是生物還是非生物,教師做裁判。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呈現(xiàn)生物的六個特征
第一節(jié)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nèi)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濟南版八年級生物下冊教案2
【教材分析】
“生物進化的歷程”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抽象,是學生較難理解的,關鍵是教師如何引導,激發(fā)他們的思維。講解化石時,利用化石標本給學生觀察,把抽象化為直觀。講生物的進化歷程時,應通過列圖形式把抽象問題化解為直觀的問題,通過拼圖“生物進化樹”的游戲活動使學生對生物進化有更直觀的理解。
【設計理念】
生物進化的歷程極其漫長而復雜。因此,本節(jié)教學內(nèi)容,要求教師要把握好教學目標,不要增加知識的難度。本節(jié)課以新課程倡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理念為依據(jù),以過程作為本節(jié)的主線。通過精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開展討論,獲得知識,并將所學知識用于生活實踐。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舉例說出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
2.概述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形成生物進化的觀點。
3.說出研究生物進化課題的一些基本方法。
(二)能力目標
觀察化石、標本、圖片等,嘗試推測生物可能的生活環(huán)境,并且對生物的進化趨勢進行推理。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歸納和比較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通過對生物進化歷程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樹立正確的唯物主義思想。激勵學生保護生命,熱愛生命。
【教學重點】1.說出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
2.描述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
【教學難點】
通過完成進化樹,概述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視頻、圖片和數(shù)據(jù)資料、化石課件。
學生準備:課前預習;盡可能搜集有關資料,按小組收集整理。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復習提問
1.生物進化的主要證據(jù)是什么?
2.科學家比較各個地層中的化石后發(fā)現(xiàn):不同年代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有什么特點?
思考并回答不同年代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古老地層中的簡單,晚近地層中的結構復雜。通過對化石的復習,為生物進化歷程做好鋪墊。
(二)導入新課:
播放影片《侏羅紀公園》的精彩片段,講述:在生命進化的長河中,中生代稱霸一時的恐龍現(xiàn)在銷聲匿跡了,而龜、鱷魚卻頑強地存活下來,不斷地進化和發(fā)展。生物進化的歷程是怎樣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第三節(jié)生物進化的歷程。觀看影片進入情境,激起學習新知的興趣,快速進入思維狀態(tài)。
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才會縮短學生、教材、教師的距離。
(三)探究新知:
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
1.過渡生物進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無法直接用觀察和實驗的方法再現(xiàn)。科學家在研究生物進化的歷程過程中對不同類群的生物進化比較,對比不同類群的生物的結構、功能和生活習性,發(fā)現(xiàn)各類生物的相同和不同的特點。前面我們已經(jīng)學習過動植物類群的相關知識,大致了解了它們的主要特征,有的類群結構簡單,有的結構復雜,下面我們就來回顧一下。
2.展示圖片
3.提問:
上面五幅圖片中的植物分別是什么名稱?屬于哪個類群?生活環(huán)境、器官、生殖各有什么特點?
4.提問通過比較植物的生活環(huán)境和形態(tài)結構特點,你們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5.展示脊椎動物心臟結構圖片并提問:
(1)它們分別表示哪種動物的心臟A_____、B______、C ______、D _______。
(2)魚類的心臟______心房________心室,
兩棲類的心臟______心房______心室,
爬行類的心臟_______心房________心室,心室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鳥類和哺乳類的心臟______心房______心室。
。3)推測哪類動物的血液輸送氧氣的能力最強?試從圖中動物的心臟結構特點推測它們的進化歷程。
。4)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的生活環(huán)境有什么特點?
6.引導學生總結縱觀生物進化的歷史,其總體趨勢是:形態(tài)結構上是從到;生活環(huán)境上是從到;進化地位上是從到。
(四)層層遞進: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
1.過渡從最早的原始生命發(fā)展到今天的哺乳動物,生物的進化已經(jīng)持續(xù)了近40億年的時間。科學家通過對不同年代化石的縱向比較,以及對現(xiàn)存生物種類的橫向比較等方法,推測出了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為了方便人們的理解,把這個復雜的過程畫成了一棵進化樹。
2.展示出生物進化樹圖片。
3.引導學生思考:
。1)為什么進化樹的根是一個完整體,而逐漸產(chǎn)生了動植物的分支?
。2)此樹從樹根到樹梢代表什么的延伸?主干代表什么?大小分枝代表什么?
4.進一步完成討論題:
。1)動物和植物進化的主要歷程分別是怎樣的?請用一種簡捷的方式表示出來。
。2)生物進化樹是否全面?為什么?
。3)地球上最早出現(xiàn)的陸生脊椎動物是誰?
。4)原始生命分化為原始藻類和原始單細胞動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觀察生物進化樹思考回答:
。1)現(xiàn)在各種動植物都是進化樹根上原始生命進化來的。
。2)此樹從樹根到樹梢代表時間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級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關聯(lián)的`各個生物類群的進化線索。
6.根據(jù)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分組討論,分組展示討論的結果,共同完成進化樹,并解釋出把自己的號牌和貼畫放在某個位置的理由,完成生物進化樹。
7.討論回答:
。1)植物進化歷程:原始單細胞藻類→原始苔蘚→原始蕨類→原始種子植物
動物進化的歷程:原始的單細胞動物→原始的無脊椎動物→原始的脊椎動物
。2)不全面,因為生物進化樹缺少缺少病毒和原核生物。
(3)最早出現(xiàn)的陸生脊椎動物是古代的爬行類。
(4)分化的根本原因是營養(yǎng)方式的不同。
用進化樹的形式介紹這一內(nèi)容可以通過直觀又簡潔的方式使學生接受這個知識。在完成進化樹的填圖之后,縱觀全局,便于學生理解人類和其他生物來自共同祖先這一真理。便于教育學生熱愛生命,關愛生命。
8.“讓生物進化樹結出果實小游戲”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很好體現(xiàn)學以致用。
讓學生試著寫出動物和植物的進化歷程,是對學生動手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的鍛煉。
(五)歸納梳理: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研究生物進化的常用方法—比較法;理解了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和總體趨勢,F(xiàn)在的各種生物雖然性狀有很大的差別,但是都起源于同一祖先。希望我們?nèi)祟惡妥匀缓椭C相處!
回顧本節(jié)課知識,歸納梳理總結反思,形成知識的沉淀。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讓所學知識得到內(nèi)化。
【濟南版八年級生物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冀教版八年級生物下冊教案10-23
八年級生物下冊教案人教版01-06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案范文01-08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生物實驗教案02-06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案(通用16篇)11-06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生物《用藥和急救》教案01-03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03-04
滬科版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最新02-29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社戲》同步教案08-17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政治教案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