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8篇(推薦)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儲備點: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寫法。
3.揣摩、品味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
能力培養(yǎng)點:
1.學會調(diào)動多種感官細致觀察景物的方法。
2.體會作者借景抒情的語言特點。
情感體驗點:
1.培養(yǎng)學生關注生存空間、保護環(huán)境的習慣。
2.熱愛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和為理想而努力奮斗的高貴品質(zhì)。
教學重點:
1.反復朗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2.揣摩詞語,品味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
課時安排:兩課時
課前準備:
①學生課前預習課文,找出生字、生詞,在預習本上正確注音、解釋(查字典或詞典)。
②學生課外搜集、摘抄有關春的古詩文句(備用)。
、劾蠋煖蕚滗浺魴C、錄音帶、投影儀等。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學習朗讀課文的方法,整體感悟課文內(nèi)容。
2.研讀春草圖,歸納分析其他春景圖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聽課文朗讀錄音,要求:
1.注意朗讀的語氣、語速、語調(diào)及重音的把握。
2.學生邊聽邊思考:
本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文中具體描繪了哪五幅春景圖?
抒發(fā)了作者對春天怎樣的感受?
你覺得春天還像什么?你還能用別的比喻來贊美春天嗎?
3.聽讀之后,學生默讀課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詞句。
4.學生自由朗讀,討論、明確上面的問題 。
三、熟讀課文,整體感知內(nèi)容,然后理清本文寫作的思路:
。▽W生討論、發(fā)言,教師啟發(fā)學生歸納)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繪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贊春
四、研讀與賞析:
1.學生齊讀課文,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2.四人小組合作討論學習課文第1-3段的內(nèi)容,思考:
、俚1、2段總寫了哪些景物?
、诘1、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鄣3段寫出了春草的什么特點? 用了哪些形象生動的詞語進行描寫的.?有什么好處?
④春草圖中為什么還要寫人的活動?
3.全班交流后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
1.你最欣賞文中哪些段落? 請說出理由來。
2.熟讀課文,背誦課文第1-3段。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研讀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等,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寫法。
2.品味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拓展延伸。
教學過程:
一、檢查知識掌握和背誦情況
1.全班齊聲朗讀課文。
2.鼓勵學生背誦1-3段。
二、研讀與賞析:
1.學生自學第4—7段, 學生運用老師指導的方法,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①說說自己最喜歡的圖畫,并說明原因。
、诒容^與春草圖的異同之處。
(可從特征、順序、寫法、語言、修辭方面比較)
③迎春圖與其他四幅圖之間有什么關系?
、苷页瞿阏J為寫得好的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結合課后“研討與練習二”賞析好詞佳句)
學生自由朗讀、思考、體味后,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每組推舉一人全班討論發(fā)言。全班討論交流,明確上述問題。
2.略讀第8—10段,體會這三段在文中的作用。(學生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有理,教者即給予肯定。)
3.課堂小結:
、僮プ√攸c寫景。
名 稱 特 征
春草圖(草報春):嫩綠、多、軟
春花圖 (花爭春): 繁茂、艷麗、芳香
春風圖(風唱春):溫暖、柔和
春雨圖(雨潤春):多、輕盈、細密
、诜謱哟螌懗龃壕皥D。
名稱 角 度(順序) 寫 法 修 辭
春草圖: 由物到人正面與側面結合擬人
春花圖:樹上—花下—遍地由高到低 虛實結合 排比、比喻、擬人
春風圖:觸覺—嗅覺—視覺—聽覺多感官描寫 擬人、比喻
春雨圖: 由物到人 由近到遠動靜結合 排比、比喻
4.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體會作品的意境和風格,讀出對春天的由衷的贊美。
5.學生質(zhì)疑交流:
、匍喿x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②面對著這大好春色,你準備做些什么?
、勰氵有哪些問題沒解決?
學生討論后,可以向老師質(zhì)疑,也可以向同學提問,以形成對文章的進一步學習與探討。
三、拓展延伸:
學生將自己搜集的關于春的古詩文句互相交流,并加以整理、積累。
四、布置作業(yè):
請你仔細觀察你家鄉(xiāng)春天的景物,傾注你對家鄉(xiāng)無限熱愛之情,借鑒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最有特色的景物寫出來,題目自擬,字數(shù)不限。
五、板書設計: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材簡說
課文作者是法國生物學家法布爾,以第一人稱寫了他所做的一個試驗,即證實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體現(xiàn)了作者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作風。
課文敘述線索清楚,情節(jié)完整。首先寫“我”聽說蜜蜂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想做個試驗;再寫“我”試驗的過程。過程大體是在自家花園蜂窩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上記號,叫小女兒守在窩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飛蜜蜂。然后寫“我”途中的觀察和猜測以及試驗的結果。結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沒有迷失方向,先后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最后寫結論:“我”尚無法解釋蜜蜂為什么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在進行語文能力訓練的同時,讓學生了解作者觀察、思考、試驗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二、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飛散、幾乎、大概、減少、阻力、遙遠、推測、包括、檢查、迷失、準確無誤、沿途、確確實實、超常、記憶力、本能”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積累語言。
三、教學建議
1.課前可讓學生回憶曾經(jīng)學過的課文《蜜蜂引路》,留心和收集有關蜜蜂的資料。
2.在識字、寫字教學中,要指導學生讀準字音!皽y、阻”是平舌音不要讀成翹舌音;“證”是后鼻音。在寫字指導方面,“論”的右邊不要寫成“倉”,“試”的右邊不要多一撇,“概”的中間不要寫成“良”,“減”的左邊不要寫成三點水;要指導學生根據(jù)字形結構的特點,把字寫正確、寫端正、寫勻稱。
3.中年級要指導學生初步學會默讀。教學時,可先讓學生明確默讀要求,默讀時要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還可以動筆畫出重要的詞語和句子。然后可采用分層次默讀的方法進行訓練;初次默讀,整體感知全文,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再次默讀,深入到詞句或帶著問題思考。如,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弄清楚作者試驗的過程,然后畫出文中自己感受比較多和比較深的句子或段落,多讀幾遍,細致深入地加以體會。
4.課文的描寫處處體現(xiàn)著作者嚴謹?shù)目茖W作風。作者嚴謹?shù)淖黠L體現(xiàn)在:課文的開頭,作者用了“聽說”一詞。是聽說的就不一定真實可靠,因此這既成了“我”作試驗的.原因,也體現(xiàn)了“我”不輕信盲從的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認真理解“聽說”一詞在這里的意思。捉自家花園的蜜蜂,為的是便于觀察;給蜜蜂做上記號,是為了好與其他蜜蜂區(qū)分;在兩里外放飛,路稍遠一點,更能說明問題;叫小女兒等在蜂窩旁,是為了掌握蜜蜂飛回來的時間等等。這一系列試驗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做事嚴謹?shù)钠焚|(zhì)。
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理清試驗的過程,然后讓學生說一說,能不能少掉其中的某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這樣的比較,體會作者科學的作風。作者不光是認真觀察,而且用心思考?商崾緦W生注意“我想”“我推測’”“也就是說”“確確實實”等詞語不僅十分準確地表達了作者的心理,還體現(xiàn)了作者善于思索的品質(zhì)。課文中的結論,作者有明確肯定的地方(不是超常的記憶力),也有模糊存疑的地方(無法解釋的本能)。
這不奇怪,科學史上這種現(xiàn)象很多。教師可酌情給學生講一講法布爾生活的時代和當時研究條件的局限,再結合參考資料的有關內(nèi)容(也不一定是定論)啟發(fā)學生思考:重要的不是要找到一個明確肯定的答案,要學習的是滲透在試驗過程中的探究精神。對試驗結論,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理解。學生也可能會發(fā)問:那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是什么?超常的記憶力算不算蜜蜂能辨認方向的一個因素?但不管怎么說,作者能夠坦然說出自己無法解釋的結論,更進一步說明他是一個嚴肅地對待科學、實事求是的人。
5.課后編排了資料袋,其中介紹了蜜蜂有趣的知識,(跳圓舞,擺尾舞),學生可以與自己收集的資料對照,也許還有新的發(fā)現(xiàn)。有條件的同學,學完課文后,可以再觀察觀察蜜蜂,看看還能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四、參考資料
1.法布爾:(1823—1915)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從小生活貧困,15歲考入師范學校,畢業(yè)后在初中教數(shù)學。一次帶學生上戶外幾何課,忽然在石塊上發(fā)現(xiàn)壘筑峰和蜂窩,從此“蟲心”煥發(fā)。他花了一個月的工資,買了一本昆蟲學著作,立志做一個為蟲子寫歷史的人。他窮畢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huán)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和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10冊之巨的《昆蟲記》。
2.探測高手:美國軍方從1998年就開始進行兩項研究,由美國蒙大拿大學的昆蟲學家主持。一項是研究利用蜜蜂探測地雷并定位,另一項是利用蜜蜂探測生物武器。因為蜜蜂完全有條件成為名副其實的探測高手。首先蜜蜂有異常靈敏的嗅覺i比狗鼻子還強許多。其次它們還有驚人的記憶力,能夠記住大量不同的氣味。人們很容易訓練蜜蜂飛向一種散發(fā)氣味的物質(zhì),不管它是不是食物。而且蜜蜂還有一種特性,就是它們不僅能夠記住自己聞到的氣味,還能把這種認識傳給自己的同類。換句話說,只要訓練一只蜜蜂,就能使同它接觸的所有蜜蜂都跟它一樣“訓練有素”。最后,蜜蜂還有一張王牌,就是它們基本上在什么樣的氣候條件下都能生存。
3.動物是憑借什么來辨別方向,認識路線的呢?科學家們利用蜜蜂和鴿子所做的動物導航實驗,已經(jīng)初步揭開了這兩種動物導航的秘密。著名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奧地利生物學家弗里希,曾在20世紀40年代,用一系列實驗測出了蜜峰的基本導航能力,證明了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陽作為羅盤進行導航的,指出蜜蜂就是以太陽作為參照點,通過“舞蹈”告訴其他蜜蜂如何到達它發(fā)現(xiàn)的花源地。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字,會寫3個字。
2、輕松、幽默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yǎng)幽默的意識。
3、在誦讀中感悟,明白做事要認真仔細,不能粗心大意。
教學重點
1、認識3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讀準“匹”的字音,能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1、四幅有錯誤的圖片。
2、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第一課時
一、講故事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還要向大家介紹一位小畫家,他的名字叫丁丁。年齡和我們小朋友差不多大,他有十分廣泛的興趣愛好,可最喜歡的還是畫畫,于是就參加了興趣小組學畫畫。他沒學了幾天就對其他小朋友夸口說:我能用彩色鉛筆畫任何東西。小朋友不信,于是丁丁就拿起紙和畫筆,畫了起來。你們想看看他畫的畫嗎?
1、出示四幅畫片,學生觀察。
。,螃蟹b,鴨子C,小兔d,大馬
老師看到小朋友都笑了,肯定其中有原因,你能用一句話來說說你笑的原因嗎?你們說得真好,下面我們就來讀一首根據(jù)這個故事而改編的兒歌,請小朋友讀完之后,能認會里邊的3個生字,還要說一說丁丁是個怎樣的孩子。
二、讀文識字
1、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打開書,讀一讀這課文。誰想自己讀一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聽,如果發(fā)現(xiàn)問題,讀后幫助糾正。(指名讀課文,在學生糾正讀音的過程中,重點要強調(diào)“匹”讀第三聲,“尾巴”的“巴”,“嘴巴”的“巴”,“耳朵”的“朵”,都要讀輕聲。)
2、指導朗讀
(1)這首兒歌一共有幾句呢?(指名回答)
。2)誰能讀好第三句?(出示幻燈片:畫只螃蟹四條腿,畫只鴨子尖嘴巴,畫只小兔圓耳朵,畫匹大馬沒尾巴。)(指名讀)
。3)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嗎,這句話里的四個句子句式相同,在朗讀的時候
要讀出層次的變化,想聽老師讀讀嗎?(從這句話里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螃蟹、鴨子、小兔”都論“只”,而“大馬”呢?(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隨機出現(xiàn)“匹”)
3、開火車輪讀生字“匹”。(鞏固字音)
4、怎么記住這個字呢?能給這個字組詞嗎?(一匹、布匹)
5、我們再來讀一個字。(出示“他”的生字卡片并開火車輪讀。)
6、在文中“他”指的.是誰呢?(丁。
7、丁丁是一個小男孩,所以“他”一般代表男的。
誰能說說丁丁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嗎?
第二課時
一、指導寫字
1、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會寫3個字。(出示字卡)
2、齊讀字卡。
3、寫好這三個字應該注意什么呢?(引導學生觀察每個字:“他”要寫得左窄右寬,“會”的上半部分寫得要舒展,“尾”的最后一筆也要寫得舒展,并且結構要緊湊。)
4、師范寫“尾”,學生仿寫。(寫兩遍)
5、學生自己練習寫“他、會”,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寫兩遍)
二、指導背誦
這首兒歌還能唱呢。ǚ配浺魩А洞中牡男‘嫾摇罚,我們跟著磁帶一起唱吧!能試著把這首兒歌背下來嗎?(學生練習背誦)
二、布置作業(yè)
我想對粗心的小畫家說
我想改錯。(給丁丁的作品改錯,可以在教材的插圖中進行。)
語文教案 篇4
創(chuàng)意說明: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材,不過是個例子”。在這堂課上,不僅要把這個例子讀透,還要達到舉一反三。學生在課堂上不僅積累了優(yōu)美的語言,還積累了學習詩歌的方法。
教學步驟:
一、范讀、跟讀、朗讀等,利用多種形式朗讀詩歌,直至背下來。
二、討論交流。
1.你最喜歡哪句詩?為什么?2.你不懂的詩句是哪些?3.你讀出了哪幾幅畫面?4.你認為本詩營造了一種什么氛圍?
三、引讀:美國狄金森的《秋景》。
1.你讀出了幾幅畫面?2.交流你已領悟到的美點。例:漿果的'面頰多么豐滿(寫出豐收之景)。3.兩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之處?(都表達了對秋天的熱愛與贊美之情)4.你更喜歡哪一首?為什么?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其中有4個多音字“寧”、“系”、“壓”、“彈”)及新詞。
2、讀寫指定的詞語。用“寧靜”造句。
3、朗讀課文。自選兩小節(jié)背誦。
4、了解課文介紹的太陽系行星的景象。
5、了解課文內(nèi)容,產(chǎn)生對太陽系進行科學探索的情趣。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產(chǎn)生對太陽系進行科學探索的情趣。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介紹的太陽系行星的景象。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利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其中有4個多音字“寧”、“系”、“壓”、“彈”)及新詞。
2、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的生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產(chǎn)生對太陽系探索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太空中的奧秘需要我們一起去探索,但是我們一定要認真觀察,積極思考。下面讓我們看看下面的小朋友他觀察到了什么?
二、新授:
(一)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指名讀課文。(糾正學生的字音。)
3、小組互相檢查,評議。
。ǘ⿲W習生字。
1、指名讀一讀本課的生字、詞語。
1)讀一讀,指名讀。
2)重點指點讀音:豈輻寧系壓彈
3)重點指點字形:熔妥氫
2、指名再讀,讀正確。
3、把字詞帶到課文中讀一讀,做到正確、流利。
。ㄈ┞爩懕菊n生字。加強生字的掌握。
。ㄋ模┚毩暲首x課文。多種形式讀:小組讀,評出好的讀,自選段落讀……思考: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三、作業(yè):必做: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抄寫本課的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自選兩小節(jié)背誦。
2、了解課文介紹的太陽系行星的景象。
3、了解課文內(nèi)容,產(chǎn)生對太陽系進行科學探索的情趣。
4、讀寫指定的詞語。用“寧靜”造句。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產(chǎn)生對太陽系進行科學探索的情趣。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介紹的太陽系行星的景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今天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探索太陽系的秘密。
二、新授:
1、自由讀課文,讀出自己的語氣,有基礎的學生試著背誦。
2、默讀課文,思考:說說你知道了些什么[Y1]?
3、匯報,指導朗讀,背誦。
4、自己試著讀出語氣。
5、小組間互相讀一讀。
6、展示讀——評讀。
7、練習背誦。
8、匯報背誦。
9、用“寧靜”造句。(指導造句。)
三、課堂小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想法?
四、作業(yè):搜集其他行星的名稱。
[Y1]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詞句,了解不同星球的特點,激發(fā)學生進行科學探索的興趣。
語文教案 篇6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個名叫英子的女孩,因為腿有點殘疾,性格很憂郁。一次,在她被老師點名上臺講故事時,得到同學們熱烈的掌聲,這掌聲給了她極大的鼓勵,讓她從此變得自信起來。
上課時,我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說說自已從課文中讀懂了什么。學生們從英子的變化開始說了。于是我就引導他們讀描寫英子的句子來深入了解英子的內(nèi)心,了解同學們對她的態(tài)度,及這種態(tài)度帶給英子的力量。大家通過對英子心理的了解,又通過對英子能力展示的了解,知道了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缺點并不代表著這個人的美與丑。最后,我讓同學們交流:從英子的變化,你想到了什么?有的同學想到掌聲的力量很大,它可以使一個同學改變,所以我們要多給別人鼓掌。有的學生想到一個人有了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已敢不敢面對,要有勇氣戰(zhàn)勝自已才行。有的學生想到一個人只要有勇氣微笑著面對生活,生活就會很快樂?磥砗⒆觽儚倪@一課確實學到了很多,我心里無比激動。正在我準備說下課時,忽然看到一向不愛發(fā)言的唐愫冰同學微微地抬了抬手,又立刻放了下去。看得出她似乎想說點什么,又有點害怕。我立刻叫她起來。她說話的聲音很小,我根本聽不清她說了什么?墒俏乙廊槐頁P了她:“你說得真棒!”同學們好象明白我的意思,給了她最熱烈的.掌聲。
第二天,我收到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謝謝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勵,以后,我一定要積極舉手發(fā)言。
多么令人感動的一句話呀!是啊,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鼓勵。老師鼓勵學生,學生更加勤奮,同學互相鼓勵,可以共同進步。鼓勵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在不經(jīng)意間,哪怕一個眼神,一句話,都有可能改變?nèi)说囊簧。讓我們在教育中對學生多一些鼓勵吧!讓鼓勵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奇跡!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內(nèi)容:
指導書寫部分生詞,指導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讀多音字,口頭組詞。
沒 mo ( ) 倒 dao( )
mei( ) dao( )
2、認讀生字卡片,口頭擴詞。
治( )( )( ) 制( )( )( )
形( )( )( ) 通( )( )( )
二、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1、分段指名朗讀。
2、指名朗讀全文。
3、齊讀全文。
三、指導背誦課文。
1、學生自由背誦。
2、分段背誦課文。
3、指名背誦課文。
四、教學部分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卡片:洪、害、理、通、被、制、偉
2、指名認讀
3、對照田字格,自己看看,想想,說說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4、全班交流: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5、教師范寫并指出注意點
偉: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制:左右結構,左寬右窄。左邊的筆順是:撇、橫、橫、短豎、橫折鉤,最后一筆長豎貫通上下。
被:認識“衣”字旁,右邊是皮。
理: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第四筆是提。
害:中間的“豐”,上下要出頭。
6、學生在書上練習描紅
7、在練習本上練寫。
五、作業(yè)
1、先填空,再讀一讀。
大禹在外治水()年,曾經(jīng)()次路過自己的.家門,但他()次也沒有進去看一看,禹的兒子()多歲了,還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個什么樣子。
2、讀讀,抄抄,再聽寫。
板書設計:
大禹治水
走遍 吃盡 挖通 劈開 制服洪水
三次過家門 一次也沒進 代代相傳
教后記: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字,會寫4 個字。認識筆畫“、”和偏旁“火、扌、氵、日”。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為長輩做事,學習做個尊敬長輩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會寫4個字。
教學難點:認識14個字。
教學時間:2 課時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圖片、詞語等課件。
2、學生制作家用電器、家具或其他物品的圖片,并標上名稱。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有個小朋友叫圓圓,她是中山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學校要評“中山之星”。老師說圓圓在學校里表現(xiàn)很好,可是就是不知道她在家里表現(xiàn)怎么樣,你們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觀察圖畫,自主識字。
1、出示課件——課文插圖
你知道這是哪里嗎?出示課題 :3 在家里
你從哪里看出這是家里?
2、根據(jù)學生回答,詞語閃爍出現(xiàn)在相應的地方。
(沙發(fā) 茶幾 書架 報紙 臺燈 掛鐘 電視機 電話 水果)
你能看著插圖,讀一讀詞語嗎?
3、現(xiàn)在我們一起帶詞語走出圓圓的家門,你還能認識他們嗎?對,我們可以借助拼音來認識他們(出示課件——詞語,其中識記的字是紅色)。
4、紅色的字要記住,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沙——“少”加“氵”,認識三點水。
燈——“火”加“丁”,認識火字旁。比一比,火字旁與“火”字有什么不同?
報——用換一換的方法,“服”左邊換成提手旁,認識提手旁。
臺——“口”字上面加頂帽子。
視——“見”加“礻”
果——“日”加“乚”或“田”上出頭,下拐彎。)
5、用生字找找朋友或說一句話。
“報紙”一詞,教師可提問:你家里有什么報紙?你知道哪些報紙?
“電視機”一詞,教師可提問:你喜歡看電視嗎?最喜歡看什么電視節(jié)目?
看電視時,不要忘記保護視力,眼睛離電視機兩、三米遠,看半小時休息一會兒。
三、動手動腦,復習鞏固。
1、猜一猜,連一連。
老大天天演戲 電燈
老二每日作文 電視
老三千里傳聲 報紙
老四送來光明 電話
2、擺一擺,說一說。
請小朋友拿出標有詞語的圖片(家用電器、家具、其他物品),動手擺一擺,考考小伙伴,請小伙伴讀一讀。如果小伙伴不認識,請你當一回小老師吧!
第2課時
一、看圖說話。
出示課件(課文插圖),圖上畫著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
二、學習短文,自主識字。
1、課文是怎么寫的?請你讀幾遍,讀通順。
2、出示短文,生字紅色標出。
紅色的字要小朋友們學會,你能想出好辦法嗎?告訴大家,你怎么記住的?
。ㄒ病八⑺、地”的右邊。
晚——左邊“日”,右邊“兔”去掉尾巴。)
3、感情朗讀短文。
4、爸爸、媽媽為什么笑了,他倆會說什么?
5、“我”為什么笑了,心里又會想些什么?
三、表演
1、請三位學生上來表演課文內(nèi)容。
評一評,他們演得怎么樣?
2、你認為圓圓在家里表現(xiàn)怎么樣?選她當“三好學生”,你同意嗎?
四、拓展說話。
1、課件出示——課后題“說一說”中的插圖。
圖上小朋友會做什么事?
2、你們一定比這些小朋友更能干,會做更多的事。請告訴同桌小伙伴你會做什么事?
五、書寫指導。
1、課件出示——四個生字。
看一看,你能發(fā)現(xiàn)這四個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
。ㄋ膫字都來有“豎”,而且寫在豎中線上。)
2、教師逐個范寫,引導學生先書空,再臨寫。
“下”認識新筆畫“點”,書寫時,起筆輕,落筆重,與豎相連。
3、學生圈出自己滿意的.字,同桌互評,互學。
4、教師深入學生中間指導,挑出典型性作業(yè),用實物投影評析。
六、課外作業(yè)。
回家為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做事,仿照課文說一說,明天來學校告訴老師和小伙伴。
設計思路:
課堂教學中,教師注重了學生能力的發(fā)揮和培養(yǎng)和,讓學生動用了手、眼、口、腦等到多項器官,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真正學到了本領 。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文。
根據(jù)一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聯(lián)系生活實際,用兒童身邊常見的事件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文。我創(chuàng)設的情境:圓圓是中山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學校要評“中山之星”。老師說圓圓在學校里表現(xiàn)很好,可是就是不知道她在家里表現(xiàn)怎么樣,你們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這樣拉近了學生與教材的距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欲望,帶著濃厚的學習興趣觀察課文插圖。在學習完短文后,又請學生評一評:圓圓是否夠資格當一名“中山之星”。
此時學生又充當一個評判者,可以暢所欲言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使導入時創(chuàng)設的情境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二、課文理解,挖掘空白處,訓練說話。
在課文理解時,我避免了繁瑣的分析,在文中選擇一處作為挖掘點,抓住一個“笑”字提問:“爸爸、媽媽為什么笑了,他倆會說什么?”“我”為什么笑了,心里又會想些什么?這樣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同時,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進行語言表達的訓練。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jīng)典)11-23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景陽岡》教案02-09
語文長征教案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