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爱爱,欧美日韩一级大片,极品久久久久久,色黄网站,38激情网,日韩成人资源,日韩一级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音樂教案>音樂教案小學一年級

音樂教案小學一年級

時間:2025-01-20 07:39:36 音樂教案 我要投稿

音樂教案小學一年級(實用3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音樂教案小學一年級,歡迎大家分享。

音樂教案小學一年級(實用3篇)

音樂教案小學一年級1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54-55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理解“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體會數(shù)量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

 。2)使學生經(jīng)歷將“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實際問題轉(zhuǎn)化為“求一個數(shù)里含有幾個另一個數(shù)”的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用轉(zhuǎn)化的方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jīng)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數(shù)量關系的過程,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技能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應用分析推理將“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數(shù)量關系轉(zhuǎn)化為“一個數(shù)里面含有幾個另一個數(shù)的除法含義!

  教具準備:課件、小棒等

  教學過程:

 。ㄒ唬⿵土

  1.二年級(2)班學習舞蹈的有3人,學習繪畫的人數(shù)是學習舞蹈人數(shù)的2倍,學習繪畫的有多少人?

  a.抽生回答,并講一講思考過程;

  b.請學習繪畫的6位同學向大家揮揮手,再匯報一下自己的學習成績,教師向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同學表示祝賀。

  2.二年級(2)班學習唱歌的有6人,學打乒乓球的是學習唱歌的3倍,學打乒乓球的有多少人?

  3.二年級(2)班學習彈琴的有4人,學吹號的是學習彈琴的4倍,學吹號的有多少人?

 。ǘ﹦邮植僮鳎骄啃轮

  1.出示第54頁例2主題圖(動畫課件)

  師:你們想?yún)⒓舆@個游戲活動嗎?

  2.活動:學生動手擺飛機;(播放音樂)

  3.匯報結果

  師:根據(jù)你擺的飛機,誰能提個問題讓大家猜一猜?

  引出“求一個數(shù)里含有幾個另一數(shù)的除法含義”

  4.課件出示例題中小強提出的問題:“我擺了3架飛機,我用的小棒根數(shù)是小紅的幾倍?

  5.小組討論

  6.匯報結果,學生在動腦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解題思路,即“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就是“求一個數(shù)里含有幾個另一個數(shù)”用除法計算。

  15÷5=3

 。ㄈ┻\用知識,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例3情境圖

  2.學生根據(jù)畫面提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

  3.根據(jù)所提問題,小組討論解決方法;

  4.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5.抽生講解題思路;

  (四)鞏固深化,質(zhì)疑拓展

  基本練習:

  完成第55頁的做一做

  自己獨立分析題目,然后解答

  師:還可以提什么問題?

  學生自選一問解答,并相互說一說自己為什么這樣做?

  變式練習:

  完成第56頁練習十二的第1題

  1.要求學生認真看圖,圖中畫了哪些小動物?分別是多少只?

  2.自己獨立分析解決:小鹿的只數(shù)是小猴的幾倍?(列式是:18÷6=3)

  3.提問:為什么這樣列式?

  師:你還能提出其它問題嗎?(學生相互解決)

 。ㄎ澹┤n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呢?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用6和7解決問題》教案

  在每學期開學之前,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這時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學生愛聽老師愛講的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你們知道有哪些優(yōu)秀的小學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用6和7解決問題》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用6和7解決問題》教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觀察圖畫,理解圖畫內(nèi)容,知道圖上加括號和問號的用意,能從圖中看清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能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學會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創(chuàng)設親身經(jīng)歷用6、7的加減法解決問題的時空,初步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3)引領學生體驗數(shù)學的魅力,體驗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4)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5)滲透環(huán)保教育,使學生熱愛我們的大自然,熱愛我們的生活,促進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的健康發(fā)展。

  【教學重點、難點】

 。1)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知道大括號、小問號的意義。

 。2)理解畫面內(nèi)容表達的意思,根據(jù)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系選擇適當?shù)姆椒ㄋ愠鲆蟮膯栴}。

  【學情分析】

  對于一年級的數(shù)學學習,新生無論在數(shù)學知識上還是數(shù)學能力上都有所準備。就數(shù)的認識來看,一年級的學生二十以內(nèi)的數(shù)數(shù)非常流利和連貫,可以正數(shù)倒數(shù),學生在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識準備的。但一年級學生在數(shù)感方面的發(fā)展是不平衡的。學生對數(shù)的意義理解有一定困難。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很難作出正確的回答,對于圖形學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這可能是學生對圖形的認識造成了對數(shù)的基數(shù)序數(shù)意義理解的干擾。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認知規(guī)律,結合“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新理念。

  【教學策略】自主學習和問題探究的策略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1、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第一次來到這個教室,你們高興嗎?教室變大了,我們回答問題的聲音就要更加的響亮,對嗎?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兩位數(shù)字朋友6和7,今天我們接著和它們一起去數(shù)學王國中探索奧秘。

  板書(6和7)

  2、明確目標

  師:今天的課上老師又給同學們帶來了幾位新朋友,你們想認識他們嗎?同學們想認識他們,那得先闖過老師這關。看大屏幕(課件)。

  第一關:快速搶答

  第二關:想一想,填一填

  3、效果預期

  師:好,同學們都已經(jīng)掌握了學過的知識,你們都是認真聽講的好學生。

  二、民主導學

  任務一:引導學生學習加法圖文應用題。

  1、任務呈現(xiàn)

 。1)師:接下來,我們有請第一位好朋友。幾只可愛的小白兔。我們先看一下畫面上的小白兔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左邊有4只小白兔,右邊有2只小白兔。)

 。2)師:根據(jù)這兩個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一共有幾只小白兔?)

 。3)引出大括號、問號并解決問題。

  1、這個問題在圖上怎樣直觀地表示出來呢?我們的'數(shù)學家找到了一種簡潔明了的方法,你們想知道嗎?(想)好,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兩個新的數(shù)學朋友吧!

  2、(出示、粘貼大括號)我們的這個新朋友叫大括號,它表示把兩部分小朋友合在一起。

  3、(出示、粘貼“?個”)這是我們認識的第二個新朋友,它表示我們提出來的問題。

  2、自主學習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己先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同桌說一說自己的想法。最后,大家把答案寫在自己的本子上。(師巡視)

  3、展示交流

  生交流,師板書:4+2=6(個)。

  任務二:引導學生學習減法圖文應用題。

  1、任務呈現(xiàn)

 。1)師: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快就幫老師解決了一個問題,而且認識了兩個新朋友,F(xiàn)在,老師帶你們?nèi)ヒ晃皇迨寮,他有東西送給大家?觳虏滤麜褪裁茨兀浚ㄏ蛉湛

 。2)師:對了,他要送向日葵。為了保護環(huán)境,老師先替你們收下,待回校再分,師邊說邊從圖上摘下3個向日葵。

 。3)師:此時,你們找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想到了什么數(shù)學問題?快說出來大家一起來分享吧。ǖ乩镆还灿7個向日葵,老師摘下了3個向日葵,還剩下幾個向日葵?)

 。4)師:那怎樣表示?怎樣解決呢?

  2、自主學習

  小組討論。

  3、展示交流

  匯報交流。師適時粘貼圖畫,并讓學生說清楚采用了什么方法,為什么要這樣解決?

 。5)小結:比較異同。

  提問:這兩幅圖在表示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用到了“大括號”和“問號”;不同的地方:第一幅圖的“?”表示把兩部分小朋友合起來作為一個整體,求一共有幾人。第二幅圖的“?”表示兩部分中的一部分,求還剩幾個。)解法又有什么不同呢?(求整體,用加法計算,求部分,用減法計算。)

 。ㄈ┱f兒歌學數(shù)學

  師:同學們,你們真棒,這么快就和大括號、小問號成為了好朋友。好了,又到了我們說兒歌學數(shù)學的時間了。(課間出示)大括號,小問號,在一起,我會算。小問號,在尖尖,求一共,用加法。小問號,在兩旁,求部分,用減法。

  三、檢測導結

  師:你們還想到其它地方玩玩,繼續(xù)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嗎?

  播放《左手右手》伴奏樂,生課間休息,做課間韻律操。(向前伸伸手,向后仰仰頭,向左彎彎腰,向右拍拍手。雙手擺一擺,安安靜靜坐下來。)

  1、目標檢測

  讓學生看圖獨立完成后,再集體訂正。(選一小題讓生說說想法。)

  2、結果反饋

  集體訂正

  3、反思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學生隨意說,教師適時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師講述:同學們真聰明,這節(jié)課大家發(fā)現(xiàn)了許多數(shù)學信息,提出了很多數(shù)學問題,并解決了它們。記住你這節(jié)課交到的兩位好朋友,它能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實際問題,我們要用好數(shù)學知識并用心學好它。

  板書設計:

  6和7解決問題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同數(shù)連加解決問題》教案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nèi)容。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你知道怎樣才制作一份學生愛聽的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同數(shù)連加解決問題》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同數(shù)連加解決問題》教案

  教材與學情分析:

  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學生掌握了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學習了一些基本解題策略的基礎上學習的。本節(jié)課學習的是同數(shù)連加的實際問題,這個內(nèi)容不僅使學生在實際應用中進一步領會加法的含義,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和策略,同時還搭建了由加法到乘法過渡的橋梁,為今后學習乘法進行了鋪墊。

  例題是以文字配合輔助圖的形式出現(xiàn)的,由于題目中只有兩個條件,然而算式中要有3個加數(shù)。像以往那樣將題目中的兩個數(shù)直接相加顯然不能解決此問題了,這對一年級的思維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77頁的內(nèi)容及相關練習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并學會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同數(shù)連加的實際問題。

  2、經(jīng)歷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認真分析的良好習慣,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感悟數(shù)學價值,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同數(shù)連加的實際問題。

  難點:會解讀題目信息,掌握連加問題結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問題

  1、熱身運動:看圖列算式(出示課件)

  2、出示幸運星,創(chuàng)設情境:瞧!大頭兒子一家也正在折星星呢,讓我們一起去瞧瞧吧。ǔ鍪纠4折星星圖其中3個同學換成大頭兒子一家)

  3、交流: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畫圖表述數(shù)量關系

  學生自主畫圖,教師巡視,選擇有代表性的板演

  2、交流算法,歸納特點

 。1)學生自主列式解決

 。2)指名回答,并板書:6+6+6=18(個)

 。3)追問:題中的“一家3口在折小星星”,算式“6+6+6”中怎么沒有“3”呢?“3”到哪去了?

 。4)交流:觀察這三個加數(shù),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特點?

  小結:加數(shù)相同也可以稱作同數(shù)連加。今天我們就學習:用同數(shù)連加解決問題。(出示課件,板書課題)

  3、豐富解題策略

 。1)列表解答

  出示不完整表格,提問:表格中的“1”表示的是什么?它下面的這個格你認為填什么?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同桌合作填表。

  匯報,追問:12是怎么來的?18呢?

 。2)畫箭頭的方法解決

  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完成,并指名板演

  4、比較三種方法

  5、檢查答案,總結方法

 。1)檢查答案:這道題解答完了嗎?說說你準備怎樣檢查呢?

 。2)小結方法:回顧解題過程,我們在解決問題時分了幾步?(根據(jù)學生回答,適時出示課件)

  三、實踐應用,內(nèi)化提高

  繼續(xù)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大頭兒子一家到農(nóng)場采摘蘋果

  1、小頭爸爸摘了3袋蘋果,每袋8個,一共摘了多少個蘋果?

  全班反饋,集體訂正

  2、大頭兒子也摘了蘋果,一袋有3個,另一袋有8個,一共摘了多少個蘋果?

  獨立解答,指名匯報

  3、觀察對比

  四、回顧整理,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大頭兒子:我買了一套精品故事書,每本7元,有4本,一共花了多少錢?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解決問題》教案

  相信很多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上同學們能夠積極的與自己互動。為此老師就需要在上課前準備好教案,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怎樣才制作一份學生愛聽的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解決問題》教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解決問題》教案

  教學目標:

  1、在對熟悉的生活事例探究活動中,初步學會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并能正確的寫出商和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

  2、經(jīng)歷應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繼續(xù)掌握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結合實際情況感知“進一法”的運用,發(fā)展應用意識。

  3、在數(shù)學活動中感知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獲得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

  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知識,靈活的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能夠結合實際情況運用恰當?shù)姆椒ń鉀Q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嘗試發(fā)現(xiàn)。

  1.口算

  28÷7=40÷8=11÷5=14÷4=23÷5=

  2.有17個蘋果,每3個分一盤,可以分()盤,還剩()個?

  (為什么用除法計算)

  設計意圖:通過兩道復習題,加深對有余數(shù)除法意義的理解,鞏固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為新知學習做好準備。

  師:看來同學們對有余數(shù)除法的知識掌握的非常好,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板書:解決問題)

  3.出示主題圖例5

  (1)找同學讀題

 。2)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解決問題的步驟有哪些:知道了什么、怎樣解答、解答正確嗎。(在黑板上相應的位置貼上)

  4.按步驟開始學習探究

  (1)從題中你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匯報中,幫助學生理解“最多”和“至少”兩個詞語。課件中把兩個“詞語”變成紅色)

  追問:“最多坐4人”用你的話說一說最多是什么意思?(坐滿了是4人,坐5人不行)

  要解決什么問題呢?“至少”是什么意思?(就是最少的意思,應該讓每條船上都坐滿人,并且22個學生都上船)。

  師:誰能再完整地說一說我們知道了什么?

  二、探究形成

  1.該怎樣解答呢?誰會列式?

  生:22÷4

  師: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ㄇ笠鈳讞l船,就是求22里有幾個4,用除法解答)

  2.那么22÷4的結果是多少?至少需要幾條船呢,你們會算嗎?(會)好,請同學們在答題卡上先圈一圈、再算一算,看看至少需要幾條船。

  3.學生自主探究活動

  4.學生匯報交流(用實物展臺展示學生的答題卡)

  (1)先匯報怎么圈的。

 。2)在匯報怎樣算的。

  小結:商和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和我們解決的問題有關,寫的時候要靜心思考。

  剛才同學們已經(jīng)用算式解決了這個問題,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說一說,他們至少需要租多少條船呢,為什么是6條船而不是5條?

  組織學生交流討論,然后集體反饋

  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這樣有剩余的情況,余下的不管多少,都要給商再加上一個1

  5.檢驗:他們至少需要6條船,我們解答正確嗎?

  學生討論檢驗:4×5<224×6>22

  小結:在研究問題時大家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要注意考慮實際情況,即使坐不滿,剩余的人也要再租一條船,這樣才能滿足讓22個學生都去劃船的要求。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嘗試,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教師有效的引導,使學生在看、想、說、算、展中自主探究、主動獲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獲取數(shù)學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完成新知的主動建構,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三、聯(lián)想應用

  1、有27個同學帶了背包,為了減輕負擔,我們要租幾個儲物柜,每個儲物柜最多能放8個背包,至少需要幾個儲物柜才能放下這些書包呢?

  問題:1.讀一讀,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自己解決問題嗎?動筆試一試。

  3.至少需要幾個儲物柜才能放下這些書包呢?你是怎么想的?為什么要“加1”。

  2、時間過得可真快啊,轉(zhuǎn)眼午餐時間到了,讓我們一起去買午餐吧!

  做一做第二題

  問題:1.讀一讀,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自己解決問題嗎?動筆試一試。

  3.最多能買幾個?你是怎么想的?

  4.還余下1元呢,應該再加上1個面包嗎?

  3、同時出示“例5”和“做一做”第2題。

  對比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4個人為一個小組互相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小結:這兩道題,我們都是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的問題,但上面這道題余下“2人”就要增加1條船,下面這道題余下“1元”,卻不增加1個面包。你發(fā)現(xiàn)了一個什么道理?(說明我們在解決問題時,一定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取舍與安排,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鞏固練習:用這些錢能買幾個4元的面包?

  設計意圖:變化練習,完善余數(shù)的認識,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在對比中引導學生更好的理解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取舍。

  拓展練習:

  游樂項目

  過山車

  海盜船

  限承人數(shù)

  每車最多

  做6人

  每船最多

  坐8人

  我們班級54人,如果都玩“過山車”,至少需要幾輛車呢?

  我們都玩“海盜船”,最多可以坐滿幾船?會有剩余的人嗎?

  設計意圖: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解決一個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既激發(fā)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又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用9加幾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怎樣寫才能有一份高質(zhì)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用9加幾解決問題》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運用“9加幾”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解決問題,并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進一步熟練進位加法的算法;鞏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會選擇有用信息來分析數(shù)量關系,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經(jīng)驗。

  (二)過程與方法

  在不同形式的練習內(nèi)容中運用“9加幾”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和技巧,并在原有基礎上靈活運用計算解題問題,提升思維水平。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體會計算學習的價值和用途,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目標分析】學生在掌握了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方法后,通過本課的學習,進一步運用所掌握的計算技能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信息的整理,數(shù)據(jù)的分析,初步的推理,充分感受計算學習的價值和用途。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9加幾”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熟練運算技能。

  教學難點:在解決問題中,能夠巧妙地利用推理等方法靈活解題。

  三、教學準備

  課件等。

  四、教學過程

 。ㄒ唬┛谒憔毩,復習舊知

  課件出示一組口算題目,學生進行搶答,個別題目請學生敘述算法。

  【設計意圖】設計口算的練習題目,幫助學生復習已經(jīng)學習過的計算內(nèi)容,激活學生已有的認知經(jīng)驗,為后面的學習進行鋪墊。

 。ǘ﹦(chuàng)設情境,解決問題

  1.動態(tài)情境,激發(fā)已有經(jīng)驗。

 。1)課件以動態(tài)的形式呈現(xiàn)問題情境。兔姐姐已經(jīng)拔了9根蘿卜,兔弟弟又送來了2根蘿卜,問一共有多少根蘿卜?

 。2)請學生根據(jù)教師敘述,重復問題情境,并找到情境中已知的兩個條件(已經(jīng)拔了9根蘿卜和又送來了2根蘿卜)以及要解決的一個問題(一共有多少根蘿卜)。

 。3)引導學生分析兩個已知條件和問題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通過交流得出已經(jīng)拔了的9根蘿卜是一個部分,又送來的2根蘿卜是另一個部分,求它們的整體,需要把兩個部分合起來。

 。4)請學生解決問題,列出算式:9+2=11(根)。

  2.靜態(tài)情境,觀察整理信息。

 。1)課件出示情境圖。

 。2)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找到從圖中知道了些什么?

 。3)學生共同交流,找到兩個條件(小熊已經(jīng)摘了9個桔子,還要再摘6個)以及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小熊一共摘了幾個桔子)。

  (4)引導學生分析兩個已知條件和問題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通過交流得出已經(jīng)摘的9個桔子是一個部分,還要摘的6個桔子是另一個部分,要求的是它們的整體,用加法來解決。

 。5)請學生解決問題,列出算式:9+6=15(個)。

  3.抽象情境,看圖敘述提問。

  (1)課件出示圖畫應用題。

 。2)引導學生觀察“大括號線圖”,找到圖中的兩個已知條件和要解決的問題,說清圖意——籃子外有3個蘋果,籃子里有9個蘋果,問:一共有幾個蘋果?

 。3)通過交流,學生得出這次仍需將已知的兩個部分合起來求出整體。

 。4)請學生解決問題,列出算式:3+9=12(個)。

 。5)小結:無論是實物圖還是大括線圖,同學們都是利用了兩個部分求出了整體,正確地用加法解決了問題。

  4.開放情境,自主尋找信息。

 。1)課件出示“練習二十”第4題情境圖。

 。2)請學生觀察情境圖,嘗試找到圖中藏著的條件信息,并提出一個相關的、用加法解決的問題。

 。3)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隨即匯報。

 。4)學生通過交流發(fā)現(xiàn),圖中可以找到如下條件,提出相關問題:

 、僮筮呌9只蜜蜂,右邊有5只蜜蜂,一共有幾只蜜蜂?

 、谧筮呌9朵紅花,右邊有4朵紅花,一共有幾朵紅花?

 、圩筮呌6朵黃花,右邊有3朵黃花,一共有幾朵黃花?

 。5)請學生將自己找到的條件信息標注在情境圖中相關事物旁,并根據(jù)自己所選擇的條件,在書上列算式解決問題,每人解決兩個問題。

 。6)同桌交流自己所列算式,相互評價。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設計層層遞進的問題解決的形式,由淺入深地幫助學生回顧解決問題的基本步驟和方法,并運用已經(jīng)掌握的計算方法,正確解決問題。在環(huán)節(jié)設計中,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創(chuàng)設的情境從動態(tài)情境——靜態(tài)情境——抽象情境——開放情境,由易到難,幫助學生激發(fā)原有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并經(jīng)歷了復述信息——整理信息——描述信息——構建信息的信息分析的發(fā)展過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運用計算,進一步熟練了計算的方法和技巧。

 。ㄈ┣捎梅椒,靈活計算

  創(chuàng)設小動物運白菜大賽的問題情境,請學生來做小裁判,判斷小動物運的白菜誰多誰少。

  1.巧用推理比較大小。

 。1)出示情境圖,小動物運白菜比賽,第一個出場的是小牛兄弟,它們一個運了(9+5)棵,另一個運了15棵。

  (2)引導學生比較9+5和15的大小。

  (3)學生交流后發(fā)現(xiàn),可以有以下方法。

  ①先計算出9+5=14,然后比較14和15的大小。

 、诓挥糜嬎,思考10+5才等于15,推理出9+5的得數(shù)一定比15小。

  2.巧用算理比較大小。

 。1)出示情境圖,第二個出場的是小灰貓和小白貓,它們一個運了(9+8)棵,另一個運了(7+9)棵。

 。2)引導學生比較9+8和7+9的大小。

  (3)學生交流后發(fā)現(xiàn),可以有以下方法:

  ①分別計算出兩個算式的得數(shù)再比較大小。

 、谟^察算式的特點,兩個算式都有一個相同的加數(shù)9,因此只需要比較算式中的另一個部分8和7的大小,就可以比較出算式和的大小。

  3.巧用結果逆向思考。

 。1)出示情境圖,第三個出場的是小熊兄妹,哥哥運了20棵,大于妹妹運的“()+9”棵。

 。2)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次是知道了數(shù)20和算式“()+9”的比較結果,但不知道括號里的數(shù)是幾。

  (3)學生交流后,有的學生只想出其中一個答案,并通過計算驗證對錯即可;有的學生可以根據(jù)10+9等于19,推理出()里最大填出的數(shù)是10,因此可以填入0~10這些數(shù)。

  【設計意圖】在本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了小動物運白菜的比賽情境,引導學生運用計算比較算式與數(shù)、算式與算式的大小。本環(huán)節(jié)選取了有特點的3組比較,學生不僅可以依靠計算來比較大小,還可以用推理、算理、結果等等進行巧妙地比較。這樣的練習,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不同的學習平臺,更是著眼于計算中有思維含量的發(fā)展點,幫助學生在計算內(nèi)容中發(fā)展思維、滲透數(shù)學思想方法。

 。ㄋ模⿲嶋H問題,自主解決

  創(chuàng)設購買午餐的情景,讓學生在模擬實際生活的情境中嘗試自主選擇、自主解決問題。

  1.提供信息,算一算。

 。1)出示情境圖。

  (2)請請說一下小熊購買的午餐中各個商品的價格。

 。3)請計算一下小熊購買的午餐一共要花多少錢。

  2.逆向問題,猜一猜。

 。1)出示情境圖。

 。2)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中的兩個條件是“小狗的午餐一共花了16元”“其中主食是9元”,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所買的飲料是多少錢”。

 。3)通過交流,引導學生借助思考9+()=16,來找到小狗購買的飲料是什么。有以下一些方法:

 、賹W生可以用前面學習中掌握的“9加幾等于十幾,得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都會比加數(shù)幾少1”的規(guī)律得出這個數(shù)是7。

  ②可以通過思考6+10=16,現(xiàn)在一個加數(shù)少1是9,另一個加數(shù)就要多1,因此是7。

  3.開放情境,選一選。

 。1)請學生自己搭配午餐,選擇一種主食和一種飲料,并計算自己的午餐要花多少錢。

 。2)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搭配和計算的算式。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了與生活中常見的情況非常相近的情境,讓學生在算一算、猜一猜、選一選中不斷運用計算解決問題。尤其是在猜一猜中,這樣逆向的題目,不僅為后面學習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進行了鋪墊,更是引導學生運用前面學習的規(guī)律和加數(shù)的意義幫助自己進行逆向思考,提高了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能力。

 。ㄎ澹┛偨Y全課,交流提升

  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呢?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同數(shù)連加解決問題》教案設計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老師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讓學生能夠快速的明白這個知識點。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zhì)量的完成教學任務,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同數(shù)連加解決問題》教案設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同數(shù)連加解決問題》教案設計

  一、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人教版P77及相關練習

  二、學情分析:

  在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上教材的內(nèi)容與本學期學習的10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法中,學生已基本掌握連加的計算,本部分內(nèi)容創(chuàng)設與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現(xiàn)實情境,學生在學會連加算式的基礎上用同數(shù)連加來解決問題,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同時為今后的乘法計算作鋪墊。經(jīng)過近一年的小學生活,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連加的計算方法、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能獨立分析題意,可以根據(jù)題意畫出簡單的示意圖,但題目中只有兩個條件,算式中卻要有3個加數(shù),這對一年級學生的思維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因此在教學中,我覺得要注重將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動手實際操作,學生在實際畫圖操作活動中找出有效的數(shù)學信息并且能夠用同數(shù)連加來解決問題。

  三、教學目標:

  1、根據(jù)加法含義,會用同數(shù)連加解決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當中初步理解“幾個幾相加”的含義。

  2、經(jīng)歷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對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有所感受。

  3、感受生活與數(shù)學的緊密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用同數(shù)連加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理解幾個幾相加。

  難點:初步理解“幾個幾相加”的含義。

  五、教具準備:

  課件、草稿紙。

  六、教學過程

 。ㄒ唬┯螒?qū),探索新?/p>

  1、教師拍手學生聽次數(shù)。

  【連接詞】同學們,今天上課前,周老師先和大家來玩一個游戲。我拍手,你猜猜我到底拍了幾下,我要看看哪位小朋友的耳朵最尖。

 。ǚ謩e拍3+3+39下,5+5+515下2+2+2+28下中間間隔拍,比如拍三下停1秒,再拍3下類推)

  【設問】你從老師的拍手中,你發(fā)現(xiàn)我是怎么拍的?

  【預設】有間隔

  【總結】是的,你們聽的可真仔細,周老師有間隔的拍,但每次拍的手次數(shù)是一樣的。

  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相同的數(shù)相加

 。ㄔO計意圖:通過簡單的拍手游戲吸引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拍手游戲讓學生感受連加的實際問題并為新課學生獨立畫圖做準備。)

 。ǘ﹦邮植僮,探索新知

  【連接詞】六一兒童節(jié)就要快到了,小朋友們正折星星布置教室呢。ǔ鍪纠4圖片)

  1、仔細觀察,說說從題中你知道了什么?

  【預設】3個同學一起折小星星,每人折了6個,2、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預設】他們一共折了多少個小星星?

  3、那你能用圖來表示這一道題目嗎?

  4、匯報畫圖結果

  【預設】

  5、小朋友都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了這個題目,現(xiàn)在,我們根據(jù)圖,又能列出一個怎樣的算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預設】6+6+6=

  6、請你獨立解答這個算式。

  預設一:6+6+6=18(個)

 。1)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2)提出質(zhì)疑為什么要用加法計算呢?

 。3)觀察這三個加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什么特點?

 。4)題中“3個同學在折小星星”算式“6+6+6”中怎么沒有“3”呢?“3”表示什么?

  預設二:

  如果前面學生沒有想到列表的方法解答,由教師在這里介紹。出示表格。讓學生填空。

  人數(shù)123

  星星數(shù)61218

  分析:(1)12表示什么?(2個人折的星星數(shù))

 。2)18呢,是怎么算出來的?(3個6相加)

  (3)如果(每人折6個星星)4個人折星星折了多少個星星,表示幾個6相加?(每人折6個星星)5個人呢

  7、現(xiàn)在,我們一起回顧反思解答的正確嗎?

  第一步(1)看信息(2)想方法(3)查結果

  預設三:我們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乘法算式:3×6

  是的,相同加數(shù)相加可以用乘法,這兩個算式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區(qū)別?這個3是什么意思?

 。ㄈ┱n堂練習、鞏固知識

  一、專項練習

  1、用自己的話說說圖的意思

  2、動手擺一擺

 。1)擺3組小棒,每組4個(2)擺4組小棒,每組5個

  二、對比練習

  1、師兄弟每個人摘了7個桃子,他們3人一共摘了多少個桃子?(獨立完成)

  2、豬八戒摘了7個桃子,師傅摘了3個桃子,他們一共摘了多少個桃子?

  【設問】觀察1、2題進行對比。

  3、每個人吃了3個,師徒4人一共吃了多少個桃子?

 。ㄋ模┱n堂總結

  今天我學到了什么?

  今天的內(nèi)容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五)作業(yè)設計

  完成練習冊頁。(課堂中完成)

  八、板書設計

  同數(shù)連加解決問題

  知道了什么?

  條件:3個同學一起折小星星,每人折了6個,問題:他們一共折了多少個小星星?

  怎樣解答?

  6+6+6=18(個)表示3個6相加

  解答正確嗎?

  口答:他們一共折了18個小星星。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復習要點:解決問題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復習要點: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

  1、應知應會:

  本冊的解決問題是部分、整體關系的實際問題。(部分+部分=整體;整體—部分=部分)。

  連加連減混合可能出現(xiàn)。

  要求能根據(jù)情境圖列出算式,解決問題;

  能根據(jù)括線圖給出的信息,準確地找到要解決的問題,并能正確地列式解答。

  2、解題要求:讀明白題(至少讀3遍)

  確定正確的計算方法,保證抄數(shù)(數(shù)數(shù))正確后再列式計算。

  3、基本形式練習形式:

 。1)純圖題

  提示:一圖四式確定部分與整體,切勿將左右兩部分割裂看圖,四個算式是一個角度。

  提示:劃去、箭頭指向外面、用虛線圍起來都表示去掉,豎虛線整體減左或右,必須用減法。

  實線圈表示合起來,必須用加法解決。

  (2)大括線圖

  提示:找到問號并弄清求部分還是求整體,再確定計算方法。計算結束后,把得數(shù)寫在問號的地方,看是否符合題意。

 。3)圖文結合

  提示:對于文字中沒有給出的信息,要學會到圖中尋找,并把條件補充完成。

  (4)表格

  提示:表格題中要注意是橫著看,還是豎著看。

  (5)綜合

  4、對于家長的復習建議:

 、俨荒艽_定的題目及時與老師聯(lián)系,避免誤導學生。

 、谧尯⒆咏o您講講解決問題的想法,以了解孩子思路。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解決問題綜合練習教案

  第三屆長興杯決賽

  解決問題綜合練習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書本70-71頁的習題

  教學目標:能根據(jù)圖畫和文字找出題目所給的數(shù)學信息以及所要解決的問題,選擇恰當?shù)姆椒▉斫鉀Q,鞏固對加減法含義的理解,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能根據(jù)圖文結合找出有用的數(shù)學信息以及問題并能選擇正確的方法來計算。

  教學難點:結合圖文找出有用信息并能用準確的語言表達。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題

  1、談話:小朋友想不想去動物園觀看動物呢?(想)我們一起坐車出發(fā)吧。在車上有點無聊,我們一起來闖兩個數(shù)學大關,好不好?(好)那就來吧!

  2,第一關:口算,搶答。

  5+2=9-5=3+6=8-3=6-2=4+3=

  8-6=2+6=10-4-2=3+0+6=9-7+3=4+4-7=

  小朋友真不錯?谒愕臅r候要注意看清數(shù)字和符號,在連加連減的時候要注意運算順序。接下來請看第二關是什么呢?

  第二關:看圖列式

  寫出四道算式。還可以怎樣列式?

  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觀察,寫出來的算式就不一樣。各數(shù)字各代表的意義也不相同。

  二,綜合練習:

  師:時間過的真快,很快就到目的地嘍。老師先帶大家到草地上休息。咦,這里有很多蝴蝶和蝸牛呢。小動物們遇到了難題,你能幫他們解決嗎?

  出示書本71頁的第3題

  說一說圖中告訴了我們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再解答。

  ①?在大括號下面:把上面的5只和下面的3只蝴蝶合起來用加法。

 、冢吭谧筮叄阂还灿9只蝸牛,走了2只蝸牛,草叢里還剩幾只蝸牛?

  ③?在右邊:一共有9只蝸牛,草叢里剩下7只蝸牛,走了幾只蝸牛?

  小結:在看到有大括號和問號的題時,要知道問號的位置在哪,找到要求的問題,求部分時用減法,求整體時用加法計算。

  注意大括號擺放的位置不同,但表達的意思相同,都表示“合起來”的意思。

  小動物很感謝大家?guī)退麄兘鉀Q了問題,他們邀請大家一起去看長頸鹿表演喝牛奶比賽。

  3,書本71頁的第5題

  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問題?還有小猴子的劃船比賽

  交流后把算式寫在書本上。小動物在比賽,這邊還有大熊貓在吃竹子呢?矗鍪緯70頁的第4題

  說說要解決的問題,找出信息并解答。

  為什么不選擇3只小鳥,提醒學生要選擇與問題有用的數(shù)學信息。

  我們在解決某些問題時,要注意圖和文字結合找到有用的數(shù)學信息,提出問題并選擇正確的方法計算。解答完后還要記得檢驗。

  4,連加連減解決問題

  小朋友也玩累了,我們一起來分食物吃吧。大家把帶的東西都拿出來一起分享。有很多好吃的食物。出示:一共有9個桔子,一人2個,一人3個,剩下幾個?

  吃完東西后,細心的小朋友發(fā)現(xiàn)有很多空的礦泉水瓶,我們一起來撿吧。

  2人各撿3個,一人撿了2個,一共撿了幾個?

  希望小朋友在外出活動的時候要注意保持衛(wèi)生,做個講衛(wèi)生的好學生。大家吃的差不多了,我們就準備回家了。一起坐車吧。

  現(xiàn)在車上有幾人?

  小朋友們真厲害,在觀看動物園的過程運用自己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了很多問題,大家玩的開不開心,還想不想玩?

  5,你能在圖中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嗎?

  三課堂總結

  你今天有什么收獲?還有疑問嗎?有沒有要提醒的地方?你是如何解決問題的?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綜合練習

 、偬崛(shù)學信息,提問

 、诹惺浇獯

 、蹤z查

  《解決問題》教案

  身為一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zhì)的課堂。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那你有沒有為了一個問題而去做過一份教案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解決問題》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解決問題》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在實際應用中,會靈活的選用“去尾法”和“進一法”取商的近似值,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在對生活實際問題的討論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學會與他人合作,與人交流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生對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與思考,體會近似值的生活意義。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根據(jù)實際需要取商的近似值。

  2教學難點:

  分析并理解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思路。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

  1復習引入

  復習:

  1.取下面小數(shù)的近似值

  保留一位小數(shù):1.29≈1.30.056≈0.1

  保留兩位小數(shù):3.424≈3.424.6372≈4.64

  保留三位小數(shù):7.4856≈7.4867.2465≈7.247

  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進一法”和“去尾法”)

  2新知探究

 。ㄒ唬﹦(chuàng)設情境。

  1.課件出示:

  每個瓶子最多可盛0.4kg。

  小強的媽媽要將2.5千克香油分別裝在一些玻璃瓶里,需要準備幾個瓶?

  自己列式計算,然后全班交流。(分三個層次)

  (1)2.5÷0.4=6.25(個)

 。2)瓶子數(shù)必須是整數(shù)。6.25≈6,需要6個瓶子。

 。3)6個瓶子只能盛2.4千克,剩下的0.1千克,還需一個瓶子,共需7個瓶子。

  總結:這就是“進一法”,不管小數(shù)點后的尾數(shù)是多少,都是將小數(shù)點后的尾數(shù)舍去,向個位進一。

  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長的紅絲帶包裝禮盒。每個禮盒要用1.5米長的絲帶,這些紅絲帶可以包裝幾個禮盒?

  25÷1.5=16.666(個)

  考慮實際情況:包裝禮盒數(shù)是整數(shù)。包裝17個禮盒絲帶不夠,所以最多只能包裝16個禮盒。

  總結:這就是“去尾法”。不管小數(shù)點后的尾數(shù)是多少,都是直接將小數(shù)點后的尾數(shù)舍去,變成整數(shù)。

  3.對比兩個題目:同樣是取商的近似數(shù)有什么不同?

  4.回想前面學過的“四舍五入”法,談談你這節(jié)課的收獲。

  總結:求近似值的方法有三種,但又各不相同!八纳嵛迦敕ā痹谝话闱蠼浦禃r可以廣泛應用!斑M一法”和“去尾法”是解決實際問題時根據(jù)實際生活需求求近似值。

  3學以致用

  (一)基礎練習

  1.判斷下面各題如何處理結果?

 。1)有110米的布,做兒童套裝,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去尾法,因為多余的布不夠做一件衣服。

 。2)有110噸的煤,用載重2.3噸的小車運,需運多少車?

  進一法,不管剩多少煤都得再拉一車。

 。3)幸福小學有378人去秋游,每輛客車限乘40人,需要幾輛客車?

  進一法,剩余的人需要再坐一輛車。

 。4)裝訂一種筆記本需要用紙60頁,現(xiàn)在有同樣的紙2800頁,可裝訂多少本這樣的筆記本?

  去尾法,剩余的紙不夠裝一本。

 。5)李叔叔用100元錢買得了15個茶杯。每個大約多少錢?

  四舍五入法

 。6)每套衣服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這樣的衣服?

  去尾法,因為多余的布不夠做一件衣服。

 。7)1袋大米48.5千克,如果每天吃3千克,夠吃多少天?

  去尾法,剩余的不夠一天,所以不能算一天。

  (8)幼兒園買50個奶油蛋糕,每8個裝一盒,至少要用多少個盒子?

  進一法,剩下的蛋糕需要再裝一個盒子。

  2.我么可以怎么對這些題進行分類呢?

  第一類:(都是進一法)

 。2)有110噸的煤,用載重2.3噸的小車運,需運多少車?

 。3)幸福小學有378人去秋游,每輛客車限乘40人,需要幾輛客車?

 。8)幼兒園買50個奶油蛋糕,每8個裝一盒,至少要用多少個盒子?

  第二類:(都是去尾法。)

 。1)有110米的布,做兒童套裝,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4)裝訂一種筆記本需要用紙60頁,現(xiàn)在有同樣的紙2800頁,可裝訂多少本這樣的筆記本?

 。6)每套衣服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這樣的衣服?

 。7)1袋大米48.5千克,如果每天吃3千克,夠吃多少天?

  總結:

  進一法:運貨物、裝油、坐船、坐車……

  去尾法:做蛋糕、分東西、做衣服、包裝……

 。ǘ┚C合提升練習

  1.一筒橙汁粉450克,每沖一杯需要14克橙汁粉和8克方糖,沖完這筒橙汁粉,大約需要多少克方糖?

  450÷14≈32(杯)

  32×8=256(克)

  答:大約需要256克方糖。

  2.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種生日蛋糕,每個需要0.32kg面粉。李師傅領了4kg面粉做蛋糕,她最多可以做幾個生日蛋糕?

  4÷0.32=12.5≈12(個)

  答:她最多可以做12個生日蛋糕。

  課后小結

  1.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計算的結果是小數(shù),有時不管小數(shù)部分第一位是多少,要將小數(shù)部分的數(shù)舍去,向整數(shù)部分進一,這就是“進一法”。

  2.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根據(jù)實際情況,把一個數(shù)某一位后面的尾數(shù)全部舍去的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去尾法”。

  板書

  解決問題

  ——“進一法”和“去尾法”

  1.2.

  2.5÷0.4=6.25≈7(個)25÷1.5=16.666···≈16(個)

  進一法:不管小數(shù)部分第一位是多少,去尾法:把一個數(shù)某一位后面的尾數(shù)全部

  要將小數(shù)部分的數(shù)舍去,向整數(shù)部分舍去。

  進一。

  解決問題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解決問題,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掌握運用分數(shù)乘法、除法知識解決有關問題。

  2、發(fā)展應用意識,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方法。

  3、愿意對數(shù)學問題進行討論,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1、重點是運用分數(shù)乘法、除法知識解決有關問題。

  2、難點是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算一算,說一說計算的過程、方法

  2、文字題的列式計算:【去除3與2.25的差,所得的商再減去0.9,結果是多少?】

  ☆友情小提示

 。1)這里的結果是表示什么?(差)

 。2)什么數(shù)與什么數(shù)的差?(商與0.9的差)

 。3)那么商是多少?怎么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出綜合算式并計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練一練

 。1)25.16除以3.7的商,減去乘20的積,結果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74.8減去74.7,所得的差除以0.91,得出的商再減去100.95,結果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情小提示:從以上練習中可以看出,在文字題中數(shù)學術語的理解非常重要,特別是在除法中

  有幾種不同的表達方式要著重掌握。

  【例如】ab可以讀作:(1)a除以b;(2)b除a;(3)a被b除;(4)b去除a

  【可以看出】a被b除與a除以b是一樣的;b去除a與b除a是一樣的。

  二、知識應用:列式計算

  1、認真讀題,說一說題中分率表示的意義。

 。1)200的3/5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減少4/7后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數(shù)是500,乙數(shù)是甲數(shù)的4/9,乙數(shù)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數(shù)是500,乙數(shù)比甲數(shù)多1/6,乙數(shù)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數(shù)是500,乙數(shù)比甲數(shù)多4/9,乙數(shù)比甲數(shù)多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決問題

  1、自學P82例2,說說解決問題時有哪些主要步驟?

  2、認真讀題,弄清題意。

  3、分析數(shù)量關系。

 、龠@里的1/4表示什么?

 。ū硎景蚜1)班作品平均分成4份,六(2)班的作品比六(1)班多其中的1份)

 、诳炊段圖,并會畫線段圖表示數(shù)量關系。

  ③六(2)班作品是六(1)班的幾分之幾?

 。2)班的作品是六(1)班的1+1/4)

 、芮罅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實際是求什么?

 。▽嶋H是求六(1)班的1+1/4是多少,也就是求32件作品的1+1/4是多少。

 、萸笠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計算?請列出算式,并計算結果。

  四、知識梳理

  1、交流討論:說一說解決問題有哪些主要步驟?

  【不必統(tǒng)一,找到自己所理解的方法!

  ☆友情小提示:①認真讀題,理解題意;②分析題目中的數(shù)量關系;

 、叟袛嘟鉀Q問題的方法,列出算式;④計算;⑤驗算。

  2、歸納總結:四則混合運算要認真審題,觀察題目里的運算符號,決定運算順序,選擇合理的簡捷算法。對于文字題列成綜合算式,審題時要注意最后一步求的是什么?在列式時如果要改變運算順序,就要合理地使用括號,以及注意題目中的敘述,如除與除以等。

  五、鞏固訓練

  獨立完成P82做一做,組長檢查核對,提出質(zhì)疑。

  六、拓展提高

  P83練習十四第5、6、7題。

  七、總結梳理

  回顧本節(jié)課的學習,說一說你有哪些收獲?

  學習心得__________(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獲很大,但仍需努力。)

  用乘法解決問題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

  在每學期開學之前,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用乘法解決問題整理與復習教學反思”,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本次上的課不是新授課,而是復習課,所以在上課的時候,學生基本上都會,最重要的是教他們方法,幫他們總結,課堂上要讓學生多說,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試課的時候,我自己講的很生硬,特別是在畫圖這一點,在剛開始接觸這種題的時候要求學生畫圖,但現(xiàn)在學生基本上都會解決這類問題,所以后面學生做題都沒有要求他們畫圖,會做的同學可以不畫圖,不會做的同學要畫圖,但是這節(jié)課是希望學生在做題的時候,能夠用畫圖來檢查,所以在試課的時候,我就直接讓他們畫圖,感覺有點生硬,連接性也不是很好。上匯報課的時候在如果課堂上學生沒有畫圖,我可以通過檢查幫他們把畫圖引了出來,讓他們知道畫圖既可以幫助我們檢查,也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更加復雜的數(shù)學問題,這種方法就會讓課堂變得更加銜接,也更加的靈活。

  其次就是在讓學生讀題的時候,我需要引出讀懂題意不僅包含讀清文字,也包含找出數(shù)學問題以及找出與問題有關的數(shù)學信息。在學生讀完題之后,可以直接提問數(shù)學問題是什么,以及與問題有關的數(shù)學信息是什么,并直接告訴她們什么是真正的讀懂題意,并給學生示范,讓學生自己嘗試,我需要先給他們引,最后在放手讓學生自主嘗試。這樣的話課堂會顯得更加自然順暢。

  最后就是在語言組織上,在前兩次試課時,自己的語言不是很精煉,而且還重復學生說的話,所以在最后一次寫教案之后,我把教案多看了幾遍,最后上課語言組織還不錯。因為是復習課,所以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做題,最后在評講的時候,我主要通過提問題,讓學生回答來將重點展示出來,這樣也能夠體現(xiàn)出來學生的主體性。

  《一年級上冊《用數(shù)序解決問題》教案》

音樂教案小學一年級2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科書第46頁的內(nèi)容以及做一做和練習十的第1題。

  學情分析:

  學生是在學習了6-7的認識和加減法基礎上進行本節(jié)課學習的,對于教材提供的情境學生理解起來不會感到困難,但對用數(shù)學符號表示條件和問題會有困惑。因為教材中出現(xiàn)的的大括號和問號,學生學還是第一次接觸,將用語言描述的情境和數(shù)學符號結合起來理解,會造成學生的思維障礙,教師應把這里作為一個教學突破口。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大括號和?號,會選擇正確的計算方法解答。

  2、學會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

  教學難點:

  通過圖畫情境和數(shù)學符號來理解題意。

  教具準備:

  掛圖、課件

  教學策略:

  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6、7解決問題時,讓學生先觀察圖意,不要求他們編題,只要說出圖里有什么,大括號和?號分別表示什么,怎樣計算,再讓學生列出算式,最后讓學生說出算式中的每一個數(shù)分別表示什么。讓學生完全明白自己列算式的`理由,可以檢查自己列的算式符不符合題意,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學習難度,從而讓學生學得輕松、學的有效。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比比看,誰更棒。

  1、課件出示(7以內(nèi)數(shù)加法算式)

  2、課件出示(主題圖)

  今天,小兔要請我們用數(shù)學知識來幫它們解決問題,大家樂意嗎?那我們趕快行動吧(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小朋友,我們來看看小圖遇了什么數(shù)學問題?(課件出示圖)

  1、引導觀察,提出問題

  請同學們用數(shù)學的眼光來觀察畫面,你能找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指名回答)(左邊有4只小兔,右邊有2只)

  小朋友接著看,這里還有兩位新朋友,知道它們叫什么名字嗎?

  2、初步認識大括號和問號。

 、俪鍪睛窈?。(說明:大括號表示讓我們把兩邊的兔子合起來,下面加一個?表示讓我們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兔。)

 、谕捞接懶路柕拿、意義。

 、蹖W生匯報研究符號的情況。(指名回答)

 、苄〗Y:大括號表示把左邊4只和右邊2只合起來(師邊說邊做手勢),下面的?只就表示讓我們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兔,小朋友也來說說,邊說邊做動作。

 、葜该f圖意

  誰來說給大家聽(指名回答)。

  誰能完整地說說圖上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指名邊說邊做動作)。

  3、列式解決問題(板書:怎樣解答)

  ①用什么方法算?為什么?(指名說說)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4+2=6(只)

  ②因為是要把兩邊的小羊合起來(教師做手勢),所以用加法來算。那算式中的4、2、6各指什么?(指名說說)

 、壅l來說一說,你是怎樣進行檢查的?(同桌討論或小組討論后,指名說說。)

 、茏筮呌4只就寫4,右邊有2只羊就寫2,再來看得數(shù)是不是6只,同學們按照這樣的順序來檢查,我們就不是小馬虎了。好,讓我們一起來口答(師板書:一共有6只)。

 、菪〗Y:現(xiàn)在大家跟著老師來回憶剛才解決問題的時候,經(jīng)過了哪幾個步驟?(先看圖里有什么,找出數(shù)學信息和要求的問題,然后再進行列式解答,并進行檢查,最后別忘了口答。)(師逐一步板書:解決問題的主要步驟)

  三、鞏固練習。(課件出示)

  1、獨立完成例題。(師生集體訂正)

  2、第46頁做一做

  3、練習十的第1題。

  4、我來當小老師,指名說一說,師生集體訂正。

  四、全課總結:小朋友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板書設計:解決問題

  圖里有什么?

  怎樣解答?5+1=6(只)

  解答正確嗎?

  一共有(6)只。

  一年級上冊《解決問題》學案

  一年級上冊《解決問題》學案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科書第46頁的內(nèi)容以及“做一做”和練習十的第1題。

  學情分析:

  學生是在學習了6-7的認識和加減法基礎上進行本節(jié)課學習的,對于教材提供的情境學生理解起來不會感到困難,但對用數(shù)學符號表示條件和問題會有困惑。因為教材中出現(xiàn)的的大括號和問號,學生學還是第一次接觸,將用語言描述的情境和數(shù)學符號結合起來理解,會造成學生的思維障礙,教師應把這里作為一個教學突破口。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大括號和“?”號,會選擇正確的計算方法解答。

  2、學會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

  教學難點:

  通過圖畫情境和數(shù)學符號來理解題意。

  教具準備:

  掛圖、課件

  教學策略:

  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6、7解決問題”時,讓學生先觀察圖意,不要求他們編題,只要說出圖里有什么,大括號和“?”號分別表示什么,怎樣計算,再讓學生列出算式,最后讓學生說出算式中的每一個數(shù)分別表示什么。讓學生完全明白自己列算式的理由,可以檢查自己列的算式符不符合題意,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學習難度,從而讓學生學得輕松、學的有效。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比比看,誰更棒。

  1、課件出示(7以內(nèi)數(shù)加法算式)

  2、課件出示(主題圖)

  今天,小兔要請我們用數(shù)學知識來幫它們解決問題,大家樂意嗎?那我們趕快行動吧(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小朋友,我們來看看小圖遇了什么數(shù)學問題?(課件出示圖)

  1、引導觀察,提出問題

  請同學們用數(shù)學的眼光來觀察畫面,你能找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指名回答)(左邊有4只小兔,右邊有2只…)

  小朋友接著看,這里還有兩位新朋友,知道它們叫什么名字嗎?

  2、初步認識大括號和問號。

 、俪鍪尽唉瘛焙汀埃俊。(說明:“大括號”表示讓我們把兩邊的兔子合起來,下面加一個“?”表示讓我們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兔”。)

 、谕捞接懶路柕拿、意義。

 、蹖W生匯報研究符號的情況。(指名回答)

  ④小結:大括號表示把左邊4只和右邊2只合起來(師邊說邊做手勢),下面的“?只”就表示讓我們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兔,小朋友也來說說,邊說邊做動作。

  ⑤指名說圖意

  誰來說給大家聽(指名回答)。

  誰能完整地說說圖上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指名邊說邊做動作)。

  3、列式解決問題(板書:怎樣解答)

 、儆檬裁捶椒ㄋ悖繛槭裁?(指名說說)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4+2=6(只)

  ②因為是要把兩邊的小羊合起來(教師做手勢),所以用加法來算。那算式中的4、2、6各指什么?(指名說說)

  ③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進行檢查的?(同桌討論或小組討論后,指名說說。)

 、茏筮呌4只就寫4,右邊有2只羊就寫2,再來看得數(shù)是不是6只,同學們按照這樣的順序來檢查,我們就不是小馬虎了。好,讓我們一起來口答(師板書:一共有6只)。

  ⑤小結:現(xiàn)在大家跟著老師來回憶剛才解決問題的時候,經(jīng)過了哪幾個步驟?(先看圖里有什么,找出數(shù)學信息和要求的問題,然后再進行列式解答,并進行檢查,最后別忘了口答。)(師逐一步板書:解決問題的主要步驟)

  三、鞏固練習。(課件出示)

  1、獨立完成例題。(師生集體訂正)

  2、第46頁“做一做”

  3、練習十的第1題。

  4、我來當小老師,指名說一說,師生集體訂正。

  四、全課總結:小朋友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板書設計:解決問題

  圖里有什么?

  怎樣解答?5+1=6(只)

  解答正確嗎?

  一共有(6)只。

  用除法解決問題

音樂教案小學一年級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鼓勵學生靈活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如“數(shù)數(shù)”“畫圖”等,從而進一步深化基數(shù)、序數(shù)、數(shù)的大小、數(shù)序的綜合運用,學會解決求兩數(shù)之間數(shù)字個數(shù)的生活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經(jīng)歷捕捉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方法、解決問題的全過程,體會策略多樣性,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提升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初步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

  【目標分析】本課教學目標是在學生熟練掌握數(shù)數(shù)以及初步理解基數(shù)、序數(shù)、數(shù)的大小、數(shù)序的基礎上,綜合運用這些知識解決排隊問題,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問題情境,捕捉有用的數(shù)學信息,恰當選擇方法的問題解決的全過程。

  教學難點:使學生學會解決求兩數(shù)之間數(shù)字個數(shù)的問題。

  三、教學準備

  課件,直尺,白紙等。

  四、教學過程

 。ㄒ唬⿵土曇

  1.數(shù)字接龍:老師指名,學生接數(shù)。

  2.填空:

  出示:在12,15,10,20,19,11這些數(shù)中,(1)從左邊數(shù)起,19在第()個。

 。2)從右邊數(shù),第2個數(shù)是()。

 。3)在這些數(shù)中最大數(shù)是(),最小數(shù)是()。

 。4)把從左數(shù)的3個數(shù)圈起來。

  【設計意圖】梳理已學的知識,激活已有的經(jīng)驗,為學生進一步探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ǘ┨骄啃轮

  1.在情境圖中捕捉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

  (1)出示例6主題圖。

 。2)提出問題,獨立思考。

  教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幅圖,你能獲取哪些數(shù)學信息?

 。3)組織交流,指導讀圖。

  教師:請你說說你發(fā)現(xiàn)的數(shù)學信息?你能在圖上指一指嗎?

  教師:小麗和小宇之間是什么意思?誰來講講?

  小結:之間就是在小麗和小宇中間的同學,不包括小麗和小宇。

 。4)指導學生完整復述此題。

  教師:先說我們知道了什么,再提出一個問題。你能按老師的要求說說此題嗎?

  2.交流不同的解題思路,積累解題經(jīng)驗。

 。1)提出研討問題,明確探究要求。

  教師:要求小麗和小宇之間有幾人?你有什么想法?能否在紙上自己寫一寫,畫一畫?

 。2)教師觀察捕捉學生想法,展示學生解題方法。

  教師下面巡視,搜集不同的解題方法。

  預設:點子圖、叉子圖、實物圖等等和數(shù)數(shù)的方法。

  (3)組織研討,解讀解題方法。

  ①畫圖法交流。

  教師:你能看懂這位同學的圖嗎?講一講什么意思?為什么在小麗和小宇上打×呢?說說你的想法。

 、跀(shù)數(shù)法交流。

  教師:說說你是怎么數(shù)的?為什么不數(shù)10和15呢?

  (4)鞏固解題方法。

  教師:剛才我們通過畫圖、數(shù)數(shù)都解決了這個問題,你還能借助身邊的東西,再講講這道題嗎?

  教師提供尺子、紙張等學具讓學生自主探究。

  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講解解題思路。

 。5)方法小結,提升認識。

  教師:剛剛我們使用了畫圖法、數(shù)數(shù)法找解決了問題,同時還巧妙地運用了身邊的學具尋求到了答案,你們真聰明!今后解決問題我們就可以使用這些方法了。

  3.指導學生檢查。

 。1)提出要求。

  教師:我們剛才找到了答案是4人,到底對不對呢?用你的方法檢查一下。

 。2)組織研討。

  學生說說自己檢查的方法。如:從10往后數(shù)了4個數(shù),看看第5個數(shù)是不是15。

 。3)小結:經(jīng)過檢查我們可以對這道題的答案更有把握了,今后我們做題時一定要像今天一樣認真檢查,養(yǎng)成好習慣。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jīng)歷捕捉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解決問題、驗證自查的解題全過程,在解題過程中調(diào)動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方法解題,從而體會到策略多樣性、提升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ㄈ╈柟叹毩

  1.出示:第79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解題,全班訂正。

  2.出示主題圖。

  學生獨立解題,交流方法。

  教師:這道題不是求兩個數(shù)中間有幾個數(shù),但我們?nèi)匀豢梢允褂脛偛诺姆椒ń鉀Q問題,但一定要注意此題最后一個數(shù)是17,這個數(shù)一定要數(shù)上。

  【設計意圖】通過改變習題模式的發(fā)散訓練培養(yǎng)學生對今天所學解題方法的靈活運用,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四)課堂總結

  當我們在解決問題時,可以用畫圖、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將比較隱蔽的條件直觀表示出來,明晰解題思路,積累解題經(jīng)驗。你還有什么收獲嗎?

【音樂教案小學一年級】相關文章:

音樂教案小學一年級01-07

小學音樂一年級教案04-22

音樂教案小學一年級01-09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01-09

[經(jīng)典]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05-21

小學音樂教案一年級03-06

[經(jīng)典]音樂教案小學一年級01-05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案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06-21

【熱門】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02-22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精】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