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上冊教案最新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上冊教案最新,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上冊教案最新1
教學內容:
統(tǒng)一長度單位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度
3.來經歷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重點難點:
學生在具體活動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度,來經歷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準備:
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別針、鉛筆、橡皮等。
教學過程:
一、 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談話:老師想要知道這本數(shù)學書的寬是多少,你們能幫助老師想想可以用什么辦法?
學生發(fā)揮想象,各抒己見。
[設計意圖]:從學生身邊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 組織活動,體驗數(shù)學
。ㄒ唬⒔M織學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量同一長度。
1、教師先明確活動的方法。
。1)、作為標準的物品要一個接一個地擺放,要放平擺直。
。2)、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每人從四件物品中(圓形、正方形、曲別針、三角形)選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組交流匯報自己量的結果,并思考:為什么都是量數(shù)學書的寬,而量出的結果卻不一樣呢?
2、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匯報。得出:因為選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為標準測量,所以量的結果不同。
4、讓學生選用同一物品進行測量的學生展示他們測量的結果。
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結果,應選用同樣的物品作標準進行測量。
(二)、組織學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量不同的長度。
1、讓學生選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鉛筆、曲別針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鉛筆盒等物體的長度。
2、交流展示學生測量的結果,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
如:為什么數(shù)學書的寬是5個曲別針的長,鉛筆盒是5塊橡皮的長,但它們并不一樣長?
為什么桌子比鉛筆盒長,但桌子才4根鉛筆長而鉛筆盒卻有5塊橡皮長呢?
引導小學生體會到:因為選用不同的標準去量,它們的長度不同,所以測量的結果可能會與事實不符。
讓學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計量單位去量不同長度的物品看結果如何,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設計意圖]:教學從兩個方面來組織幫助學生認識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去量數(shù)學書的寬,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量不同的長度。由此引起認知沖突,體驗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三、 練習鞏固,實踐應用
1、做一做第1題,學生看圖直觀地判斷每種蔬菜大約有幾個方格那么長。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交流。
如果學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幾種蔬菜的右端對準哪個方格,可以用尺子對準方格的豎線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題,讓學生用鉛筆去量桌子的長、高,量凳子的高。
明確量的方法與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標準的物品,一個接一個地擺放來量,而是讓學生用一個物品,一次接一次地進行測量,看所量物體的長度有幾個這樣的物品長。
3、做一做第3題,學生直觀看圖,先估計所測物品大約有幾個立方體長,再用上一題的方法在腦子里測量。
如果學生看圖測量有困難,也可以讓學生用立方體實物進行測量。用實物測量時都要提醒學生注意量的方法:實物的左端應與所量物體的左端對齊,這樣量出的結果才比較準確。
[設計意圖]: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實際練習,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再次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四、 課堂總結
今天的數(shù)學課,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說什么?
一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上冊教案最新2
教學目標:
1、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學會分類的方法。
2、經過觀察操作學會分類方法,能選擇一定的標準會物體進行分類,并對分好的物體進行簡單的統(tǒng)計。
3、體會生活中有數(shù)學,養(yǎng)成有條理的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
學會簡單分類。
教學難點:
學會分類的方法,并進行簡單的統(tǒng)計。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氣球圖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用多媒體出示凌亂和整潔的房間對比照片,提問:你喜歡哪一個房間?為什么?
2、多媒體出示主題圖,聯(lián)系元旦用氣球布置教室,在黑板上貼出彩色氣球圖片。
3、提問:這些氣球一樣嗎?哪不一樣?我們試著給它們分分類。(板書分類)
二、感知,探究分類。
1、觀察有沒有一樣的呢?什么地方一樣?
2、操作分類過程,嘗試整理。
。1)先分在數(shù)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把氣球按照形狀和顏色分成三堆,提問:那個最多?那個最少?
。2)象形統(tǒng)計圖
怎么樣擺放能一眼看出來那種氣球最多?(學上的回答一一對應的擺放)
。3)表格記錄法
多強調哪一類型有幾個
3、動手探究按顏色分類
(1)學生用準備好的氣球模型按顏色進行分類。巡視觀察學生會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調整,指導。
。2)按照學生的分類,在黑板上也擺出顏色分類的象形統(tǒng)計圖。
4、初步感知“一類”和“一個”的區(qū)別。
搗蛋鬼來搗蛋
。1)拿出一個盧瑟的`葫蘆形狀的氣球問,這是幾個?可以放在什么地方?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擺放在葫蘆形狀氣球的一列的上面。
(2)再拿出一個綠色正方形問,這是幾個?可以放在什么地方?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單獨擺放一列。
(3)都是一個氣球,為什么擺放的位置不一樣個?(各代表的是兩類中的一個)。
把兩個綠色氣球拿下來到顏色分類處,問可以擺放在哪?為什么?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擺放。(代表一種顏色中的兩個)
三、課堂應用。
1、教材第29頁第一題。(把車涂上顏色,先找到車額,在開始涂)
2、教材第29頁第二題。(給水果和卡片分分類)
四、課堂小結:
1、這節(jié)課學習了分類,同學們能根據(jù)形狀和顏色進行分類,而且還能整理的很有條理一目了然。
2、生活中有沒有用到分類和整理的情況呢?(學生舉例說)。
多媒體出示生活中的菜店,超市,垃圾分類等。
一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上冊教案最新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一年級下冊第27頁。
教學目標
1、經歷分類的過程,體驗分類標準的多樣性。
2、體驗分類結果在同一標準下的確定性和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3、在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中,體會分類的目的和作用。
重點難點
學會按不同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設計
一、情境引入
孩子們,這兒分別是淘氣猴和萌小兔開的文具店,如果你要買練習本,在誰的文具店里能一下就找到?(出示畫面)
生:萌小兔的店里。
師:告訴老師為什么在萌小兔的店里能很快找到?
生:因為它的店整齊。
師:大家同意嗎?(同意)我也同意在萌小兔的店里去買。因為它的店里的物品擺放的很整齊。那么,生活當中,把這樣一類的物品擺放在一起叫分類。分類擺放物品能使我們的生活更整潔、更方便。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分類與整理。(板書:分類與整理)
二、探究新知
1、描述感知分類的標準
(課件出示)
師:今天萌小兔遇到了一個小困難想請你們來幫忙,愿意嗎?
生:愿意。
師:這里有一些氣球,萌小兔想知道每種氣球有多少個?萌小兔該怎么辦?請大家先觀察這些氣球,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1:顏色上有紅色、藍色和黃色。
生2:形狀上有心型、圓形和糖葫蘆型。
師:我知道啦,可以按顏色分,還可以按形狀分。
2、操作體會分類過程,嘗試記錄分類結果
。1)操作分類
師:那這樣吧,今天我們就按形狀來給這些氣球分分類,好不好?老師給每個組都準備了一些,一會兒,請你們按形狀把它們分一分、數(shù)一數(shù),整理一下,把你的結果記錄白紙上,聽明白了嗎?
師:請同學們從抽屜里拿出信封,兩人一組,合作完成,現(xiàn)在開始。
小組合作完成.
展示成果
a、作品展示(一堆一堆的)
b、展示(擺成一排一排的)
師:剛才xx組擺成一堆一堆的,你為什么把他們擺成一排一排的?
生:一排一排的擺,看的更清楚。
師:我有問題了,不用數(shù),你們通過xx組的作品能一眼看出誰最多誰最少嗎?
生:能。
師:你們這兒有一個作品,老師發(fā)現(xiàn),這兩邊一樣長,那它們同樣多嗎?
生:不同樣多。
師:明明是一樣長,為什么就不一樣多呢?
生:因為在擺的時候沒有對齊。
師:那在擺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生:擺的時候應該一個對一個。
師:我們把它們一一對應以后,就可以一眼看出誰多誰少。
師:為了讓我們的圖更加清晰,我還要補上一些內容,在圖的下面畫一條線,告訴大家我是從這開始數(shù)的,然后在下面做上標記,第一列是圓形,第二列是......,這下看這幅圖的人是不是一目了然。
孩子們,你們真棒,可以用圖來表示自己整理的結果。
(2)記錄分類
師:還有哪些組愿意把自己的作品給大家看看?
(展示作品)
師:這些作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他們都是用什么來記錄氣球的個數(shù)?(個數(shù))
來,我們在這幅作品上畫一條線,孩子們,你們看上面這一行都記的什么?下面記得什么?我們現(xiàn)在豎著看,通過這第一列你能知道糖葫蘆形狀有幾個嗎?第二列.......,給這個作品畫上一些線后,你發(fā)現(xiàn)它是不是特別像一張表格。
同學們,你們真棒,不僅僅把這些氣球進行了分類,而且還把它們整理成圖或者表,你們真棒!
3、體會分類標準不同,結果也不同
剛才我們是把這些氣球按形狀分類,現(xiàn)在萌小兔想請大家按顏色再來給這些氣球分分類?你們愿意嗎?
好,現(xiàn)在聽清我的要求,請把這些氣球按顏色分,分完后,擺在這條線的上面。在擺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擺完后,別忘了把你的結果,填在這兒,大家清楚嗎?還是兩人一組,合作完成。
。ㄐ〗M合作、交流)
。ㄕ故咀髌罚
師:來看看xx記錄的結果,跟你記錄的結果一樣嗎?
比較分類
現(xiàn)在請同學看看這兩幅作品,都是分的同一個信封里的氣球,為什么結果有的.時候是5個、4個、3個,有的時候又是3個、3個、6個呢?怎么不一樣呢?
師:看起來,雖然都是這些氣球,可是如果分類的標準不同,它們的結果也就不一樣。
請你們把氣球裝進信封,放在鉛筆盒的下面。
同學們,謝謝你們幫萌小兔解決了難題。
4、延伸拓展
咦!老師這個又多出來一個氣球(拿出粉色糖葫蘆狀氣球),那如果按形狀分,我得把它擺在哪兒?
生:擺在糖葫蘆的上面。
師:為什么要擺在這兒?
生:形狀相同。
師:現(xiàn)在有幾個糖葫蘆?
生:有4個。
如果現(xiàn)在按顏色分,它應該擺在哪兒?
生:擺在藍色的后面。
師:因為這個糖葫蘆是粉色的,而這幅圖上沒有粉色的,所以要把它單獨放一類。在橫線下再加上粉字,F(xiàn)在這一共有幾類/
生:現(xiàn)在有4類。
同學們對分類和整理掌握的都不錯,生活中像這樣的分類有很多。你在生活中見過哪些分類?
老師這兒有幾張關于分類的圖片,大家想看嗎?(課件出示)大家看這是哪兒?(水果店、超市的飲料區(qū)、肉類區(qū)、垃圾分類)
大家看這是垃圾分類,可以分為有毒垃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這種分類大大方便了我們垃圾的整理回收和再利用。我們要愛護環(huán)境,從我們每個人做起,從小做起,小小的垃圾分類,一定會讓我們的校園更整潔,我們的地球更美麗。
看來分類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特別大,大大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其實在數(shù)學學習中,分類是經常用到的好方法,在剛開學,我們就用到分類的方法在學習了。同學們還記得這幅圖嗎?(課件出示)當時我們學習的時候是不是把一樣的圖形擺在一起,像這樣用分類來學習數(shù)學知識,以后還會經常遇到。
三、鞏固深化
我們現(xiàn)在用分類的方法繼續(xù)來探究知識,大家有沒有信心? 萌小兔想請同學們分分這些,(課件出示)你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樣分?
生1:圖上有蘋果、梨、桃子。
生2:卡片的形狀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
生3:可以按水果分、還可以按卡片的形狀分。
同學們想到了不同的分類方法,好,那接下來,看看一會我們要怎么做,(課件出示)我們先來看看它的要求,這題有兩個要求,一個是要求按水果的種類來分,另一個是按卡片的形狀來分。在涂色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生1:不要數(shù)錯。
生2:涂色的時候不要涂出格。
生3:應該從下往上涂。
現(xiàn)在請大家打開書29頁,請1、2、3列的做第(1)小題,4、5、6列做第(2)小題,聽明白了嗎?開始動筆。
展示學生作業(yè),進行評價。
四、課堂總結
孩子們,今天我們學會了把一些物品進行分類,而且還學會了把分類的結果整理成圖或者表,還知道了,分類的標準不同,結果也不同。這節(jié)課大家學的開學嗎?你想不想把你的收獲跟大家分享。
。ㄕ埡⒆臃窒肀竟(jié)課的收獲)
五、課外實踐
要下課了,老師給你們留下一個課外小活動。(課件出示)
你能用今天學過的知識把自己書包里的物品也分類整理一下嗎?
一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上冊教案最新4
教學目標
1、通過由低到高來觀察物體,體會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圍不一樣。
2、通過由遠到近看景物,體會看到的范圍越來越小。
3、在實踐活動中發(fā)展空間感。重點難點體會從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圍不一樣。
教學準備
課件、禮品盒、實物投影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
學生活動
教師指導
落實知識點
一、創(chuàng)設情景
課件演示,教師用語言描述:音樂響起(生日快樂),今天是淘氣的生日,我們一起來為他祝賀。淘氣家的桌上擺滿了朋友們送來的生日禮物,機靈狗想看個究竟。
。1)機靈狗先是站在地面上看;
。2)然后抬起了前腿看;
。3)還是站在凳子上看;
。4)最后,它終于爬上了桌子上看。
你能按照機靈狗四次看禮物的順序,在下面的()里標出①②③④嗎?課件展示圖片。創(chuàng)設情景
課件演示,語言描述。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習興趣。
通過由低到高來觀察物體,體會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圍不一樣。
二、實踐感知
1、小組探究:按照機靈狗的方法請嘗試觀察,并說說分別看到的是什么?
2、小組交流、全班交流機靈狗先后看到的并標出①②③④。
3、不知同學們在生活中也有過同樣的'經歷,如果有你能和同學們說一說嗎?
想一想:機靈狗觀察的位置有何變化?觀察到的范圍又有什么變化?
三、實踐探究
1、說一說:小明沿小路向樹林看守人的小屋走去。
先比較兩幅圖的區(qū)別,再說一說,哪一幅是在a點處看到的,哪一幅是在b點處看到的?說明什么?
2、填一填:小明越走近房子,看到的樹越()。
3、想一想:小明觀察物體位置的變化引起了什么的變化?有怎樣的變化?
一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上冊教案最新5
教學要求:
1、通過學習,讓同學選擇不同的規(guī)范進行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規(guī)范分類的多樣性。
2、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同學的動手操作能力;互相學習、合作交流能力。并在課堂中指導同學如何尊重他人意見等與人合作交流的方法。
3、采用小組之間互評的形式,培養(yǎng)同學的判斷力和審美觀。
4、讓同學體裁會到俺們的生活中處處有分類,處處有數(shù)學,并養(yǎng)成有條有理的生活習慣。
教學重、難點:
能選擇不同的規(guī)范進行分類
學具準備:
衣服、鞋子、籃子、書及作業(yè)本、瓶子、小熊玩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每6———7個人一組圍坐在一起,并在中間亂七八糟地堆放著各種雜物,讓同學感受到教室里的雜亂,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揭示課題
問:(1)小朋友們,在俺們這羊教室里堆放了好多東西,你們都看見了有哪能些東西?
。2)這些東西這樣放在教室里,好不好?為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師:今天,俺們就來當一回小管家,把這些東西收拾、整理、分類擺放好。
板書:小管家
。ㄍ瑢W齊讀課題)
問:你知道管家是做什么的嗎?
師:今天俺們就來開展“最佳小管家”的競賽,看看哪能個小組的同學最能干,能把東西收拾得最快、最整齊、最美觀。
二、新授
1、整理教室(復習單一分類)
以小組為單位,先把雜的進行整體劃分。
師:同學們,這么多東西要收拾,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俺們大家一起來分,好不好?請你們討論一下俺們6個小組如何分工才好?
(每個組選擇一種物品)
師問:
。1)俺們全班一哄而上來收拾東西會有什么樣的后果?
(2)俺們怎樣才干防止這種不平安的'現(xiàn)象呢?
。ㄍ瑢W有序的來撿走本組選中的物品)
。3)現(xiàn)在和剛才比,你們覺得有什么不同?你喜歡什么樣的教室?
2、整理桌面的東西(不同的規(guī)范分類)
師:(1)一大堆雜物經過大家的努力,已經分類放在了每組的`桌面上了,想一想,這樣就算收拾好了嗎?
。2)你們能把它們收拾得更整齊、更合理,更便于俺們在生活中使用它們嗎?
。ㄍ瑢W操作,學習小組匯報)
。3)你們小組是怎么收拾的?
。4)這樣收拾有什么好處?
師:同學們桌面上的東西經過這樣一整理,既美觀又便于俺們找東西了,真好。對剛才同學們的整理,你認為哪能一組整理的最好?可以當選“小管家”的稱號?你們對他人的整理還有什么看法和建議嗎?
。ㄍ瑢W提出建議,師問被提建議的組是否接受這個建議?)
。5)老師想請一位能干的同學們協(xié)助他們,誰來?
師:請大家想一想你們手中的東西,除了像這樣分一外,還能怎么分?請你們試一試
。ㄍ瑢W操作,教師指導)
每一組同學重新匯報后,同學互評哪一組好,好在哪里。
三、活動
問:想一想,你們組里的人可以按什么樣的規(guī)范進行分類?
同學活動,教師指導,然后同學匯報情況。
問:(1)你們是按什么樣的規(guī)范進行分類?
。2)還有哪一組也是這樣分的?
。3)你們在生活中見過這樣分的嗎?
四、小結
問:
。1)今天,你們學會了什么身手?
。2)平時,在什么地方看過、接觸過分類?
。ㄍ瑢W自由發(fā)言)
五、安排課外活動
1、請小朋友利用今天學到的身手做一次小管家,把自身的書包、書柜、衣柜事理好。
2、主同學們設想一下,假如你是當?shù)氐腳_大超市、商場的設計家或管理人員,你將怎么擺放物品和劃分商場呢?
一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上冊教案最新6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第91~92頁。
【教材簡析】
鐘表的認識是第一冊新增的學習內容,本節(jié)課是第一課時,要求學生認識鐘面,會看整時,并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在課前的了解中,我發(fā)現(xiàn)有好多孩子都驕傲地捋開袖子向我展示他漂亮的手表,有的是有分針和時針的,也有的是電子表。雖然一部分學生不能迅速準確地看時間,但都了解鐘面內容,認識整時。因此,本節(jié)課除了讓學生用自己的已有經驗來理解知識外,主要學習任務定位在:
1. 貼近生活,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魚水之親。
2. 重視動手操作,在主動探究中獲取新知識。
【教學目標】
1. 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shù),并結合生活經驗會看整時。
2. 培養(yǎng)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3. 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觀察能力、歸納表達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識鐘表
。ㄒ唬┞犚魳贰对阽姳淼昀铩
師: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生:好像是敲鐘的聲音。
生:是寺廟里和尚敲鐘的聲音。
師:我們聽到的是鐘表店里的聲音,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和鐘表兄弟們交朋友。
板書:認識鐘表。
。圩プW生的年齡特征,以聽一段美妙的音樂為切入點,引發(fā)學生的親切感,在聽、猜、議中營造積極、活躍、民主的學習氛圍,利于孩子們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二)看主題圖,感受生活中的知識應用
師:聽完了音樂,我們去小紅家看看。
。ㄕn件展示:時針和分針走到7點整,小女孩起床了。)
師: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見小女孩起床了。
生:我發(fā)現(xiàn)墻上的鐘滴答滴答到7點時,小女孩就起床了。
生:早上7點時,爸爸就催小紅起來上學了。
師:小紅每天早上都在7時準時起床,在數(shù)學里,我們通常把7點說成7時,我們也要學習小紅,遵守時間,按時起床、上學。
二、認識鐘面
(一)看鐘面
。ㄒ孕〗M形式觀察、討論,每組一個實物鬧鐘。)
師:剛才小朋友通過看鐘,知道小紅是7時起床,那我們今天要認識的鐘表兄弟的臉上到底有些什么呢,請組長拿出鬧鐘,我們一起來觀察鐘面。
(二)說鐘面
生:我們看到有三根針在工作,我們還知道它們叫時針、分針和秒針。
。ㄕ堖@一組到投影儀下指出三根針)
師:那誰能告訴大家三根針分別是怎樣的?
生:短短胖胖的是時針,再長一點的是分針,最長的走得最快的是秒針。
師:哦,今天我們得委屈一下秒針弟弟,我們暫時不去理他,先來和時針和分針交朋友,好嗎?
生:我還看到鐘面上有12位數(shù)字寶寶。
生:老師,我們組發(fā)現(xiàn)鐘上有一格格的東西。
歸納小結:鐘面上有12個數(shù),長長的針叫分針,短短的叫時針。
。ㄕn件畫面鐘的12個數(shù),時針、分針閃動。)
三、認識整時
。ㄒ唬⿻凑麜r
1. 教師在鐘上撥一個時刻5時。
師:你知道這是幾時嗎?你是怎么看的?
生:5時,我看到時針在5上嘛。
生:他講得不好。先要看分針指在12上,然后我發(fā)現(xiàn)時針指著5,就說明是5時。
師歸納:很多小朋友都會看,真能干!
當長長的分針指12,時針指5,就是5時。
。ń處熧N上5時的鐘面,板書:5時)
2. 鞏固:教師撥2時、12時,分別問學生表示幾時。
。ǘ⿻䲟苷麜r
1. 師:我們每天在上午10時開始上第三節(jié)課,請你在自己的`學具鐘上撥出10時。
。ǚ答仯和队跋抡故静僮鹘Y果。)
師:你是怎么撥的?
生:我先把分針撥到12上,再撥時針指著10。
2. 師:請同桌兩個小朋友一個撥,另一個說出是幾時;也可以一個小朋友說自己喜歡的時刻,讓另一個小朋友撥一下。
反饋,抽2對同學展示活動過程。
。刍谥R點的淺顯,在教學中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怎樣看、撥整時,由感性到理性,自然流暢,不僅突出了學生的主位地位,而且培養(yǎng)了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會認電子表
1. 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師:今天早上老師要在7∶00上班,到校門口時看了一下手機(課件顯示手機7∶00閃動),你知道老師有沒有遲到?你是怎么想的?
生:沒有遲到,剛剛好。
生:沒有。手機上說現(xiàn)在就是7時。
師:你是怎么看的?
生:中間兩個小圓點,后面有兩個0,說明是剛剛好,沒有多出來,前面是7,就是7時。
師:你的意思是說小圓點后面兩個0,是表示整時,對嗎?
生:是的。
師:這位小朋友知道的知識可真多,對的。我們在看手機上這樣的時刻時,中間有兩個小圓點,如果后面是00,那么前面寫著幾就是幾時。
板書:7∶00 7時
。ㄕn件顯示電子表 11∶00 1∶00)
師:你知道這表示幾時?
2. 聯(lián)系生活。
師:你還在哪里看到過這樣表示時間的?
生:我的電子表上。
生:我爸爸的電腦上也有。
生:我們家的vcd上也有。
生:我發(fā)現(xiàn)新的83路車上也有這樣的鐘。
師:老師在生活中也發(fā)現(xiàn)了許多這樣表示時間的。
。ㄍ队罢故疽恍┢睋(jù)如船票、超市收銀單、銀行結賬單等)
[讓數(shù)學走近生活實際,讓生活走進數(shù)學課堂如老師有沒有遲到?你還在哪里見過?促使學生聯(lián)想,在生活經驗中搜集信息,體驗到數(shù)學存在于生活之中,感悟數(shù)學的作用,體驗數(shù)學的樂趣。]
。ㄋ模┯螒颍赫遗笥
用錄音機放音樂:《找朋友》
師:請每一小組內表示同一時刻的小朋友走到一塊兒握手。
內容:
抽一小組,和他們一樣的小組驕傲地拍兩下手。
。塾螒螂m簡單,但有音樂情境,有思考選擇,有活動體驗,同樣也被孩子們樂于接受。三種形式的時刻表示方法也得到了鞏固強化。]
四、快樂數(shù)學大轉盤,聯(lián)系生活中的一天
轉盤制作:
師:老師看到冬冬的一篇日記,記著一天里他干了些什么,請你們小組合作又分工,看看日記,然后根據(jù)畫面撥出鐘上的時刻,最后把日記寫完整。
小組看、撥、轉、寫,忙得不亦樂乎。抽一小組反饋結果。
師:你覺得你們組這樣做怎么樣?
五、初步了解時針一天轉兩圈
師:星期天,明明和英英發(fā)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讓我們先來聽一個電話。
師:猜一猜,兩人會不會按時見面?為什么?
小組討論:
生:我想會的。他們說好時間又說好在什么地方。
生:我想不會。有可能明明遲到了。
師:那實際情況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再來聽一個電話。
師:從剛才這件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下次和別人約會時,要說清楚是什么時候。
生:8點鐘有上午的,也有晚上的。
生:一天中有兩個8時。
課件顯示時針走一圈。
師歸納:一天里時針要走兩圈,有上午的8時,然后到了中午、下午、傍晚,又有了晚上的8時。想想,冬冬的日記上還應該補充一些什么?在下課后把它完成。
。垆浺糁行缕娴墓适虑楣(jié)一下子吸引了學生,會與不會兩種意見爭論不休時,再聽結局,通過這一扣人心弦的生活中熟悉、具體的誤會,使學生明白地感受到時針一天走兩圈。]
六、總結,實踐應用
。ㄒ唬┲R梳理
師: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嗎?
鐘表兄弟在嘀嗒嘀嗒地跑步,時間就這樣一秒一秒地過去了,再也不回來了,我們從小要珍惜時間,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二)學以致用
師:用今天新學的知識,為自己設計一個快樂星期天。
。圩寣W生運用已學的知識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既激發(fā)了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興趣,又培養(yǎng)了用數(shù)學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初步認識鐘面。教材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由于時間和時刻都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因此,根據(jù)學習內容的自身特點,根據(jù)課標精神,我在設計教學時力求體現(xiàn)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聯(lián)系生活;合作交流,人人參與。具體的有以下幾個特點。
1. 精心設計情境,促使學生主動參與。
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只有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誘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為學生學習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他們才能主動探索,進而獲取知識。
(1)看手機,學會看電子表:孩子們在生活中經常接觸到手機、電腦、電視,對∶00這樣表示時間的電子表很熟悉。因此我想到了一個看手機判斷老師是否遲到的活動。一來貼近生活,學生在生活中碰到過,學習后能為生活服務,二來通過具體事件豐富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
。2)看冬冬的日記,玩數(shù)學大轉盤:新理念下,大膽而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教材,甚至是重組或改編教材,是教師的業(yè)務權利。我對92頁生活中的一天進行了加工,再創(chuàng)造,把整個內容科學、周密地設計成一個轉盤。看日記決定畫面撥鐘看鐘補充日記,整個活動呈現(xiàn)科學性、有趣性、多樣性。在這個游戲情境中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興趣盎然地進行了多個知識點的訓練。
。3)明明和英英的約會故事:能不能按時見面?為什么?讓學生在具體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過具有挑戰(zhàn)性問題的思考、討論,自然而然地了解一天中時針轉兩圈,有上午幾時和下午幾時之分。我想,這兩個生動的電話,學生可能一下子忘不了吧,我的教學難點之一就迎刃而解了。
2.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人人參與。
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持續(xù)發(fā)展。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者是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以自己的方式來理解事物。
如認鐘面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小組內觀察鬧鐘的鐘面上有些什么,人人都參與觀察、表達、交流,感性地接觸到鐘面,然后在反饋中自由地說,盡情地說,再從小朋友自己的語言中拉出所要學習的中心內容。
再如:92頁教材結合小朋友一天的生活來鞏固對整時的認識,我想到了轉盤和日記,利用小組合作優(yōu)勢,強調人工協(xié)作,有不同意見商量磨合,每個學生都是主人,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去發(fā)現(xiàn),去再創(chuàng)造。
3. 重視動手操作實踐。
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課標倡導的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動手實踐,根據(jù)學習知識的性質特點,結合大量的操作活動來學習。
如摸一摸鐘面觀察;在人手一個的學具鐘上操作;同桌兩人互撥互說;轉動畫面撥時刻;練習書寫時刻。在這些活動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做數(shù)學,及時反饋交流,讓操作與思維聯(lián)系起來,讓操作成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源泉。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最新】相關文章:
最新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04-25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最新01-07
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最新公開課教案01-02
最新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0-24
一年級上冊美術教案最新10-24
初一上冊數(shù)學教案最新09-03
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的教案05-27
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