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經典[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美術教案1
一、 活動目標:
1、 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能在紙筒上作畫。
2、 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3、 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4、 引導幼兒用語言對自己或同伴的作品,做出評價。
二、 活動準備:
長短、粗細不同的紙筒若干、大頭筆、蠟筆
三、 活動過程:
1、 情景導入:
、 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東西,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
、 出示紙筒,請小朋友說出紙筒的特征與用處。
、 認真觀察紙筒,看看紙筒可以做什么?
2、引起幼兒的繪畫興趣:
請觀察一下老師在幫紙筒畫了什么,幫紙筒穿了什么樣的衣服?
小結:我們可以拿紙筒來做各種各樣的手工,也可以在紙筒上畫畫,幫紙筒娃娃穿上漂亮的衣服;廢舊的紙筒可以再次利用,扔了可惜,所以我們要節(jié)約能源。
3、幼兒進行自由繪畫制作:
、偬嵝延變翰僮鲿r注意的.事項要求,幼兒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力。
②教師巡回指導。
4、進行作品展示,欣賞作品。
將穿好衣服的紙筒集中擺放在桌子展示臺上,引導幼兒自由交流,欣賞作品。
四、結束活動:
律動:穿衣服。
小學美術教案2
一、教 材 分 析
本課生日快樂學習內容為命題方式的記憶想像畫,由于有低年級階段繪畫學習的基礎,“生日快樂”更重視相對條件設置和限制表現(xiàn)范圍的方向上繪畫表現(xiàn)能力的培養(yǎng),生日快樂因此突出了主題的表現(xiàn)意義,有助于兒童在繪畫學習中發(fā)展內在的情感和提高表達的水平。
生日快樂是兒童年年經歷著的,自己、家人和朋友過生日時的自豪、幸福、快樂等諸多感受,成為兒童最為甜蜜的回憶。本課即圍繞生日快樂開展一系列的學習活動,用繪畫的語言大膽地表現(xiàn)生日中最開心、最富有情趣的場面。
本課生日快樂表現(xiàn)的是以人物為主的畫面。教材呈現(xiàn)的三幅學生作業(yè)各有所側重,中間的一幅畫,畫面主體形象特別突出,運用紅色系列為主的色彩表現(xiàn)了爺爺過生日吃壽面的溫馨與愉快;右下圖畫了一群小朋友圍在一個大大的蛋糕旁,盡興地吃蛋糕的情景,他們的神情、動作各異,畫面想像豐富,夸張地表現(xiàn)了分享蛋糕的快樂。右上圖利用深色的背景襯托出熊熊燃燒的篝火和舞蹈的人物、動物等。
教學生日快樂通過游戲指導學生表現(xiàn)人物不同的動態(tài);運用對比教學強調突出畫面的主體;利用多媒體進行演示,讓學生感受運用暖色為主的色彩能表現(xiàn)畫面歡快的氣氛。
生日是人們期盼的開心的日子,孩子們一般都樂意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xiàn)生日的美好和甜蜜。
二、教 學 目 標
*學習人物畫的表現(xiàn)方法。
*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發(fā)展想像能力和繪畫表現(xiàn)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三、教 學 設 計
本課的教學,重在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表現(xiàn)生日開心的場面。
教學過程可作如下安排:
記憶交流——游戲指導——比較分析——表現(xiàn)感受——交流評析。
記憶交流環(huán)節(jié)通過播放《生日快樂》的音樂,觸動學生的記憶,并通過邊看各自從家中帶來的所拍攝的生日照片,邊說有哪些開心事來展開學習討論。
接下來分組抽取一張小作業(yè)紙,把上面規(guī)定的人物動作在紙的另一面畫出來,動態(tài)表達準確、形象生動者為佳,用這種帶有游戲性的方式來指導學生表現(xiàn)人物的不同動態(tài),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較分析環(huán)節(jié)先出示一張生日照片,再出示根據(jù)照片畫的兩張不同的'構圖:一張是沒有取舍地畫了照片中的生日場景;另一張是選擇了場景中最精彩、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大膽、形象地進行表現(xiàn),通過對比教學強調畫面要突出主體。
然后欣賞教材呈現(xiàn)的學生作業(yè),并根據(jù)自己的記憶和想像大膽、夸張地表現(xiàn)生日中開心的場景,適時利用多媒體呈現(xiàn)同一畫面由暖色調變成冷色調,傾聽學生的感覺,引導學生用以暖色為主的色彩來表現(xiàn)生日時歡快的氣氛。
交流評析環(huán)節(jié)采用自評、互評等方式說說自己畫了什么?是否真正表達了內心蘊藏的熱烈情感,大膽、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了生日的場景等。
作業(yè)要求:按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表現(xiàn)生日中開心的場景,要求突出畫面的主體。
四、教 學 建 議
*“生日快樂”是一種情緒熱烈的表現(xiàn)主題,教學活動的開展可著重于從情境創(chuàng)設入手進入到活動的各個部分中,做到以情育人,以情激趣,從而使主題和表現(xiàn)變得更為鮮明熱烈。
*教學中的游戲環(huán)節(jié),可先由學生圍繞生日畫人物的動作,如:舞蹈、唱歌、手捧鮮花、拍手笑、許愿、吹蠟燭、吃蛋糕……畫時提示學生任選不同的角度(正面、側面、背面),不同的姿態(tài)(站、坐、蹲等)來表現(xiàn)人物的動作。
小學美術教案3
一、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
通過欣賞民間剪紙藝術,分辨陰刻和陽刻,學習這兩種方法,并靈活應用到自己的仿制作品中。
隱性目標
感受民間剪紙的質樸、單純,體會其特殊的藝術魅力,培養(yǎng)對多元文化的包容態(tài)度,提高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剪紙陽刻、陰刻、混合刻的方法,剪紙圖案的設計、制作方法。
難點 陰刻的技法和三種方法的靈活運用。
三、教學準備
課件、彩色紙、剪子、膠水、卡紙……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教學流程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教學調整
課前作業(yè): 請你收集一些剪紙。 回家尋找自己喜歡的剪紙資料。
一、組織教學 穩(wěn)定情緒,檢查用具準備情況。
穩(wěn)定情緒,做好上課準備。
二、講授新課
1、賞回憶。(課件出示)A欣賞團花,回憶紋樣種類。B欣賞吉祥圖案(剪紙),回憶剪紙的寓意。
2、欣賞分析。(課件出示)剪紙的表現(xiàn)手法有許多種,其中最主要的是陽刻和陰刻。請仔細看看、想想,剪紙中的這兩種手法分別是什么樣?你能從中找出來嗎?這兩種表現(xiàn)方法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你認為應該怎樣應用?
3、仿照書上的剪紙做一做吧。 個別回答。觀察分析。小組交流,討論。仿制。
三、交流與互助
說一說你遇到了什么困難?你怎樣解決的?
誰還有辦法? 學生交流。(演示)
四、課后作業(yè)
下次我們要做一件大的剪紙,請準備好彩色紙(8k)。 記錄,準備下次的工具。
第二、三節(jié)
教學流程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教學調整
一、組織教學
穩(wěn)定情緒,檢查用具準備情況。 穩(wěn)定情緒,做好上課準備。
二、講授新課
1、 欣賞剪紙作品。(課件出示)
2、 你能說說,你看了這些剪紙后有什么感受嗎?
小結:剪紙的特點是質樸、單純、平面化、遮擋關系少。
3、 你能仿照或自己創(chuàng)造一件剪紙嗎?
A你準備用什么顏色的紙來制作?用什么色的紙作底色?
B想一想要用什么圖案來設計剪紙?
個別回答。小組交流,討論。仿制或創(chuàng)造。構思、設計。
C使用哪些紋樣?主要運用那種技法?
D想一想,剪紙能運用在什么地方?(剪紙有什么作用?)你準備把剪紙運用到哪里?(做成什么形式?)
三、交流與互助
說一說你遇到了什么困難?你怎樣解決的?誰還有辦法?
學生制作,教師指導。 學生交流。(演示)創(chuàng)造與表現(xiàn)。
四、課后作業(yè)
完成本課作業(yè)。下次交。 記錄,準備下次的`工具。
板書設計
剪紙中的陰刻和陽刻
紋樣寓意 陽刻 色彩技法 陰刻 圖案 構思時要考慮 混合刻 用途
教后小結:
這節(jié)課學生們欣賞了不少剪紙,對剪紙的陽刻技法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同時,在設計是應用陽刻技法的學生也比較多。我在講解陰刻技法時,出現(xiàn)了一個誤區(qū),好在及時矯正,并利用剪紙作品,給了學生一個正確的概念。學生在制作時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是仿制的,也有一部分是創(chuàng)造,出現(xiàn)了不少好作品。
教學反思
小學美術教案4
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
通過細致的觀察自己的書包,發(fā)現(xiàn)自己書包除了背書以外還是否有其它的功能。和自己的舊書包進行對比,設計一款多功能的書包
二、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了解書包每個部分的作用。
教學難點:
自己設計一款多功能書包。
教學準備:
課件、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書包是我們上學的時候必不要少的工具之一,現(xiàn)在的書包不僅實用,而且非常的美觀,學生背著自己的喜歡的書包,就仿佛象平時穿衣穿褲一樣必不可少,它可以說是我們的貼身伙伴,那你們對它的了解有多少呢?
二、講授新課
1、同學們,現(xiàn)在將我們的'書包拿出來,擺在桌子上,我們細細的觀察一下,書包中每個部分都有什么樣的作用。大兜——小兜——側兜——里面格層背帶——提手
2、還是哪些特殊的設計?
3、我們仔細觀察一下,你的書包為什么這樣設計。
4、小組討論:你覺得書中的哪一個部分設計的不合理,你想怎么樣進行改進呢?
5、你還想增加什么功能?
三、學生制作
1、展你的豐富的想象力,設計一個即實用,又完美,而且?guī)Ф喔呖萍级喙δ艿臅。把它打造一個完全智能化的書包。
2、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大膽作畫。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3、教師巡視、指導。
四、學生作品展示手)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2、邀請學生一起開展拍手游戲。
、拍7陆處煹呐氖止(jié)奏拍手。拍出輕重不同、快慢不同的聲音,感受掌聲的節(jié)奏,體驗快樂。
、茖W生自己創(chuàng)造不同的掌聲,增強趣味,加強對聲音的感受。
3、大家拍手的聲音真好聽,但是拍過了就沒了,你有沒有辦法把掌聲留。
我們可以把掌聲畫下來,激勵學生嘗試用點、線、面描繪聲音,進行第一次作業(yè)。
4、展示并講評作品,出聲音是可以畫出來的。
揭示課題——畫聲音
二、講授新課
1、通過比較,真實感受聽清脆的鈴聲,感受和掌聲的不同,你覺得這樣的鈴聲該用什么顏色來畫呢?試一試,第二次作業(yè)。講評作業(yè),從作業(yè)中反映出聲音的顏色。并體會出聲音不同色彩也會不同,原來聲音是有顏色的。
2、模仿感受學生模仿生活中有哪些喜歡聽的聲音和害怕聽到的聲音,通過回憶、模仿,再一次感受豐富的聲音。
3、介紹學生作品《外公的呼嚕聲》讓學生從他人的作品中學習點、線、面的靈活運用。
4、考考學生的小耳朵靈不靈,能不能聽出聲音的變化。媒體播放風聲,感受高低不同的風聲變化。進行第三次作業(yè):畫出聲音的變化
5、展示講評作業(yè)
6、考考你的眼力展示德庫寧的《喧鬧聲》你可以從圖畫中聽到什么聲音?:原來畫中就有聲音。
7、欣賞范圖并播放相應的聲音,進行比較,從中體會不同聲音的不同之處并感受畫面的不同。
8、欣賞范圖
三、布置作業(yè)
1、聽不同的聲音嬰兒的哭聲、雨聲、雷聲、鳥叫聲、汽車的聲音、直升機等等,讓學生感受不同的聲音。
2、利用學習過的點、線、面的知識,來畫一種奇特的聲音。要學會找到聲音的色彩及表現(xiàn)方式。
四、巡回輔導
輔導學生運用不同種類的點、線及色彩來表現(xiàn)聲音
五、課堂
1、展示作業(yè),學生自己講解
2、本課內容
卡通
小學美術教案5
教材分析
以“我喜愛的玩具”為題讓學生憑記憶作畫,是在學生學習了畫方形、圓形、三角形等物象之后,進一步要學生從“我喜愛的玩具”這個范圍,我喜愛的玩具從“喜愛”這個條件去選擇作畫的對象。這也就是要學生畫出印象深刻的玩具,以畫熟悉的東西來培養(yǎng)學生憑記憶作畫的能力。本課教材用兩幅相片介紹了各種玩具汽車,和各種絨布動物(小熊、熊貓、小狗、小兔等),以誘發(fā)學生的興趣和記憶;介紹了四幅學生作品:我喜愛的玩具玩具機器人、小電子游戲機、玩具槍、玩具汽車等。學生作品畫得鮮明生動,既概括又夸張,表現(xiàn)了天真的稚拙;但卻灌注了兒童的純真感情。這些,都能給學生作畫以良好的啟迪。
教學目的
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訓練學生把自己熟悉的東西憑記憶畫出來的能力。
作業(yè)要求
用彩色水筆或蠟筆畫一幅自己心愛的玩具,要形象生動,色彩鮮明。
課前準備
一、要學生課前多作觀察,選擇自己喜愛的、造型好看的、色彩鮮明的玩具來畫。
二、教師可根據(jù)實際情況,準備幾件便于學生作畫的玩具供學生觀賞。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一、教師提出課題,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然后出示幾件玩具給學生觀看,并作簡要的結構分析和畫法示范。接著按課本提出的要求:畫好外形,色彩要鮮明,還要把內部特征畫出來。指導學生作業(yè)。
二、學生開始作業(yè),教師進行輔導(注意不要讓學生把玩具畫得過大或過小,要力求在畫面上做到構圖好看飽滿)。
三、學生作業(yè)完成后可全部張貼,讓學生自由評論。
四、選出優(yōu)秀作業(yè),結予表揚,張貼介紹。指導學生觀賞“玩具展覽會”對有中心內容的',構圖形式好的,加以分析講解。并指導學生怎樣作形象記憶,仔細觀察玩具的內外特征。
第二節(jié)
一、啟發(fā)學生回憶觀賞“玩具展覽”的感受。問:玩具展覽好看嗎?參觀了展覽,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最喜歡的玩具,最感興趣的內容,最好看的一角等等)?整個展覽場面又是什么樣(小展覽全景)?在發(fā)表自己的感受時,教師要抓住各人的不同點,幫助學生形成具體畫面。
二、鼓勵學生大膽地把自己的感受畫出來。以“玩具展覽”所見為主題,作記憶畫。
三、學生練習,教師輔導。特別注意是否表現(xiàn)自我感受。
四、講評:以形象記憶為目標,肯定掌握方法及表現(xiàn)好的,鼓勵尚未得法而大膽去畫的。并讓學生講講他是怎樣去觀察記憶的。
為克服一些學生玩具不多的困難,可在課前發(fā)動學生帶玩具到學校,布置一個“玩具展覽會”,以豐富學生對玩具的感受。布置展覽時教師有意識地把有內在聯(lián)系的玩具擺在一起或以構圖的形式作較明顯的布置,為第二節(jié)畫記憶畫提供現(xiàn)場觀察實物的需要。
小學美術教案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相框的功能和用途,欣賞橢圓、植物、方形等造型的相框,掌握相框的創(chuàng)意想法,學會運用鉛筆、稻草、紙板等廢棄材料制作一個創(chuàng)意相框。
過程與方法:欣賞不同的相框樣式,分析造型特點,學習創(chuàng)意構思,探究相框實物,分析它的制作材料,提升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意表現(xiàn)能力,完成相框作品。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體驗動手實踐的樂趣,體會童年回憶的珍貴,能將美好記憶留存,增強熱愛生活和綠色環(huán)保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運用創(chuàng)意構思及廢棄材料制作相框。
難點:融入創(chuàng)意和激情,巧妙結合造型和材料的特點進行制作。
三、教學過程
(一)趣味情境導入
教師設置情景,提出問題:時光飛逝,歲月如梭。在同學們六年的校園生活中,老師拍攝了和同學們點點滴滴的生活片段,并將照片帶到了課堂送給大家。拿到照片后,同學們你會怎么做呢?(在背面寫上同學的名字、制作成相冊、放在相框中)
教師總結:這些照片記錄著美好的回憶,每每望去,心中總是會涌起縷縷溫情。保存照片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可以夾在書本當中,可以放在相冊里面,當然常見的就是利用相框保存。這節(jié)課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留住這份美好回憶,用相框框住這份記憶吧!引出課題《框住記憶》。
(二)作品圖像識讀
1.相框的作用
教師出示家中實景圖片,提出問題:
、偌依锏南嗫蛞话愣紨[放在什么位置?(玄關、電視柜、書桌)
、诳吹郊抑械恼掌o你怎么樣的感受呢?(溫馨、幸福)
、蹫槭裁醇抑械恼掌加邢嗫?(保護照片、固定照片、裝飾照片)
教師總結:我們一般會把照片裝裱進相框,放在家里顯眼的地方如玄關、電視柜、書桌上,供家人和朋友欣賞。每一張照片都是每一個人美好回憶的保存,通過照片的擺放也可以營造出溫馨、幸福的家庭氛圍,這其中相框不僅能很好地固定和保護照片,還能具有裝飾和美觀的作用。
2.相框的造型和色彩
教師出示創(chuàng)意相框,提出問題:
①觀察有哪些造型的相框?(方形、橢圓形、玩偶形、植物形)
②你喜歡什么形狀的創(chuàng)意相框?為什么?(橢圓形:突出照片;植物形:裝飾性強)
、弁ㄟ^觀察相框的顏色給你怎樣的感受?(黃色:燦爛輝煌,給人感覺就是很有溫暖感;紅色:喜慶的色彩,給人有活力和熱情的感覺)
教師總結:相框的形狀是多種多樣的,橢圓形突出照片主體,植物形裝飾性強,玩偶形具有趣味性,除此之外還有古典、懸掛的造型。不同的色彩也能帶給人們不同的視覺效果,黃色給人溫暖,紅色給人喜慶。我們還可以運用多種色彩相結合的方法來表現(xiàn)相框的美感。
3.材料及制作方法
教師設置摸一摸小活動,以美術小組為單位分發(fā)相框實物,提出問題:
、傧嗫蚨际褂昧四男┎牧?(樹枝、廢棄鉛筆、卡紙等)
、谖覀兩钪杏心男┎牧峡梢岳闷饋砟?(吃完的冰淇淋棍子、稻草、沒使用完的硬紙板等)
③這些相框是運用什么手法來制作?(粘貼、裁剪、編織等)
教師總結:制作相框的材料是多樣的,我們可以充分的利用身邊的廢棄材料通過粘貼、裁剪、編織進行制作相框,既能起到環(huán)保的作用,又能制作出美觀且實用的相框。
(三)技法表現(xiàn)探究
教師示范向日葵相框的制作方法及步驟:
1.選擇材料:選擇黃色和紫色的卡紙以及廢棄的毛線;
2.制作外形:用線將折疊好的卡紙串聯(lián)在一起,組成向日葵的外形;
3.添加照片:將照片插入相框,進行固定。
(四)美術創(chuàng)意實踐
1.布置活動練習:根據(jù)你的想法,選擇合適的'材料制作一個有創(chuàng)意的相框。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并保持教室的衛(wèi)生。
2.教師巡視輔導,輔導要點:相框的造型創(chuàng)意、材料的合理選擇、顏色的巧妙使用等。
(五)多元展示評價
設置“美好記憶”的情境,請學生將作品放置在展示板上,并從相框的造型創(chuàng)意、材料的合理選擇、顏色的巧妙使用等多方面評價作業(yè)。
(《三兄弟》使用了很多不同顏色的廢棄彩色鉛筆作為材料,將他們巧妙的粘貼成方形,使得整體色彩多樣又具有創(chuàng)意性。)
(六)小結升華作業(yè)
1.總結相框造型的特點、材料的運用以及相框的制作方法。
2.升華情感:與大家在一起的學習時光,是老師心中最快樂的記憶,今天我們學習了運用身邊的廢棄材料制作相框。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要繼續(xù)記錄身邊的美好回憶,用相框將它好好保留,裝點我們的生活。同時我們要養(yǎng)成變廢為寶的意識、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更好的美化裝飾生活。
3.為爸爸媽媽的照片設計相框,“框住”爸爸媽媽的美好記憶。
四、板書設計
小學美術教案7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染纈工藝的特點和歷史,以及圖案的基本知識。
2、掌握點染、浸染的基本方法和要領,并進行實際操作,從中感受色彩的變化。
3、養(yǎng)成耐心細致的學習習慣,增進對民間傳統(tǒng)藝術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了解點染、浸染的基本方法,學會制作一方花手帕。
教學過程:
一、利用課件導課
1、師:同學們,很高興今天能認識大家,老師給大家?guī)Я艘还?jié)不一樣的美術課,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看課件,認識花手帕的美
師:請大家看看這些都是什么?(花手帕)我們以前的花手帕是什么材質的?(布)剛才看到的還有什么材質的?(紙質)你們覺得它們美嗎?美在哪里?(色彩鮮艷、圖案有規(guī)律的排列著)
3、了解民間傳統(tǒng)染色工藝
染纈: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染色工藝的統(tǒng)稱,包括扎染、蠟染等。印染的圖案紋樣神奇多變、簡潔質樸,色澤鮮艷明快,具有令人驚嘆的藝術魅力。那么,你們想不想制作一張美麗的紙質花手帕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制作紙質花手帕。
板書:10、花手帕
二、魔術示范方法
1、教師變魔術
師:同學們,老師先給大家表演一段小魔術,我們看誰觀察的仔細,看誰能找到制作花手帕的方法。
2、生通過觀察說方法
步驟:折紙——染色板書:步驟:折紙染色
3、說折法
師:你們會折紙嗎?(生嘗試、說折法)
小結:那我們一起看下紙的折法都有哪些?
田字格和米字格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還有其它折法:
川、洲、井、雙井、雙米、兩端輻射、中心輻射等。
4、說染法
回憶老師變魔術染色的時候,用了幾種染法?
浸染:把紙浸在顏色水中的染法。
點染:用顏色水往紙上點的染法。板書:染法:浸染點染
三、生嘗試制作探究解決問題
1、兩學生上臺嘗試制作
2、生說問題應注意哪些問題呢?(課件出示染色注意問題)
浸染時注意浸泡時間長短,時間長則吸色多,染色面積大,反之則少,染色的面積;
點染時盡量染透紙張,以免造成染色不均;
染制時注意畫面色彩的搭配。(近似色染制柔和、對比色染制色彩對比明顯)
3、小結
師:你們發(fā)現(xiàn)老師制作的花手帕和這兩位同學制作的花手帕一樣嗎?為什么會不一樣呢?(課件)
小結:其實,漂亮的.圖案都是由一些點或者點連接的線組成的,加上紙的折疊方法不同,染色的位置不同就產生了許多奇妙的圖案。由于紙吸水后十分脆弱,我們展開的時候一定要小心翼翼的。
四、學生制作教師輔導
1、請你運用所學方法染制一兩塊色彩鮮艷、圖案精美的花手帕。
(運用不同的折法、染法制作)(課件)
2、師巡視并指導
五、評價
四人為一組,推選你們組最漂亮的花手帕帶上臺給大家展示
1、自評
你覺得你制作的花手帕怎么樣呢?
2、互評
誰能說說你認為誰的花手帕最精美?哪里染制得好呢?
師總結:同學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染出了這么多漂亮的花手帕,雖然它和我們平時的花手帕不一樣,但是更有意義,下去之后我們可以把自己制作的花手帕貼在我們的房間里,用來裝飾、美化我們的生活。
小學美術教案8
教學目的: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
1、熟悉三原色
2、知道紅色的畫是以紅色為主的畫面。熟悉不同的紅色,運用不同的紅色使畫面更有層次。
應會:能以紅色為主畫一副畫。
3、隱性內容與目標。
培育學生生活的情感,提高對顏色美的感受力量,加強對學生探究式學習及合作學習力量的培育。
教學重點:熟悉三原色、感受紅色特有的美感及各種紅色在畫面上的運用。
教學難點:能畫出有創(chuàng)意的繪畫作品,運用各種紅色使畫面更有層次、主體突出。
學習材料:水粉用具、水彩筆、蠟筆、顏色紙、剪刀、膠水、紅色實物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全班分成四組:紅隊、藍隊、綠隊、黃隊。四個隊分別以四種顏色樹代表。獲得嘉獎的在相應的樹上貼上一個果子。
二、熟悉三原色(出示課件,展現(xiàn)色卡)
師:你們猜猜世界上有哪三種顏色是其他顏色無法調配出來的?
生:紅、黃、藍
師:同學們知道的可真不少,這三種顏色我們又把它叫做(三原色)
(出示課件)
師:這三種顏色中你最喜愛哪種?喜愛紅色的同學談談你喜愛的理由?
導出課題
今日,我們就一起來熟悉紅色,學習用紅色作畫。(課件出示課題)
三、新授
1.體驗紅色的美感及紅色的特點。
圖片上是什么?這些圖片上的`紅色給你什么感覺?
(課件出示)
平常你還見到哪些紅色的物體?
2.觀賞書上的作品。
生活中的紅色給你這么多美的感受,下面讓我們學習紅色在繪畫作品中是如何表現(xiàn)的?
(1)觀賞書上作品(課件出示,感受紅色在繪畫作品中的美感,學生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涂抹顏色。)
師:看了這么多紅色的畫,你最喜愛那一幅,為什么?
生:(自由說)
師:這些圖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生:都以紅色為主。
總結:這些作品都以紅色為主,分別表現(xiàn)了豐收、慶祝、漂亮的場面。
(2) 觀賞色調不同的兩幅圖片(解決:學會運用不同的紅色使畫面層次更豐富。)
師:這幅畫還有其他的小朋友也畫了,這兩幅畫哪幅好,為什么?
生:······
師:這副畫中有哪些紅色?
生:······
師:你能調出來這些紅色嗎?
學生自由調色、展現(xiàn)(實物投影)
(3)觀賞其他作品(課件出示、拓展學生思維)
剛剛我們觀賞了這么多漂亮的紅色的畫,熟悉了這么多紅色,看看小朋友們是如何表現(xiàn)的?
四、學生實踐(剛剛觀賞了小朋友的畫,你們想不想把自己對紅色的感受也表現(xiàn)出來?)
1、 啟發(fā)思維,引導作畫。
假如讓你以紅色為主畫一副畫,你想畫什么?用哪些紅色?
2、 學生作畫,教師巡察輔導。
五、評價學生作業(yè)。
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
六、總結。今日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小學美術教案9
課題:
第8課鳥語花香
課時:
2課時
課堂類型
造型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中國畫的筆墨方法表現(xiàn)自然界中的花、鳥。
2、指導學生用富有墨色變化和多樣的線條表現(xiàn)有詩意的畫面。
3、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1、運用富有創(chuàng)意的應用中國畫技法特點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現(xiàn)畫面。
2、掌握中國畫水與色的運用及構圖中的基本要求。
教具學具
國畫用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1)課件演示:觀看欣賞自然美景,師與學生一起憑自己對鳥語花香的'理解,交流自己對畫面的想象。
。2)引導學生解讀和理解大師的寫實與寫意的表現(xiàn)手法。
齊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魚蟲:要求簡單描述畫面的形象、線條、筆法。讓學生說出從畫面上看到的東西。
吳冠中的潑墨寫意畫:荷塘、小鳥天堂----知道墨色有濃有淡。
吳冠中的線條畫----簡潔、明快、用流動的線來表現(xiàn)流動的物體和凝固的形體。
。3)運用中國畫水墨的方法讓學生進行嘗試練習,然后相互欣賞、取長補短。
2、發(fā)展階段:
。1)師生共同作畫,探索水墨畫的表現(xiàn)手法:
請學生在板上的宣紙上隨意點個點,師即興添畫成花或鳥。
。2)歸納表現(xiàn)手法:勾畫添畫方法、色彩寫意法。
(3)指導學生運用色彩和墨色深淺變化和濃淡變化來塑造形象。充分體現(xiàn)國畫的墨色韻味變化的特點。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四、展示交流
把學生作業(yè)進行展示,一方面讓學生體驗成功,同時發(fā)揚學生作業(yè)中的閃光點。增強學習信心。
五、課后拓展:
鼓勵學生運用中國畫的表現(xiàn)方法,課后進一步根據(jù)自己喜歡的形象與內容嘗試練習,使他們更好運用中國畫的表現(xiàn)方法來描繪學生對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
小學美術教案10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a) 能夠說說曲、直線及物品帶給自己的感受。
b)能夠用繪畫、剪貼、綜合等方法表現(xiàn)曲線、直線的畫面。
2、 情感態(tài)度:
通過收集不同的直、曲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留心生活細節(jié)與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
3、學習策略: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教學重點:
引導通過反復欣賞、觀察使認識直、曲線在畫面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利用身邊的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創(chuàng)作一幅圖
教具:
楊景芝《線的認識與表現(xiàn)》VCD
克立作品《奔流》
畢加索《牛頭》
其他圖片
教學過程與方法:
(一)教學過程結構:
○板書
直接導入:提出主題
1、觀看
○課件
2、欣賞、感受
○線與圖片
3、小組班級展示
觀察 觸摸 同組描述 分享自己的直、曲物品
4、評價最佳評論
全班展示
好在哪
學習欣賞作品
5、學生分析
教師分析
6、試一試
完成直曲線畫面
7、展示(收拾與整理)
(二)教學過程結構說明:
教具準備:直曲線課件,大量的`作品。
學具準備:課前教師布置學生收集“曲”或“直”的物品和膠水、剪刀等學具,帶到課堂。
教學過程:
1、師:“這節(jié)課我們談論‘曲’與‘直’!
教師板書“曲曲直直”。
2、師:“在課前老師先帶你們一起去看看線條家族中的曲曲直直”。播放課件《線的認識與表現(xiàn)》,了解直線與曲線的類型及他們給人們的感覺。
(繪畫中的線具有豐富的表現(xiàn)力,線有許多的變化,這些變化使線的美感具有無窮的魅力。線的種類大體有直線和曲線兩類。直線有:垂直線、平行線、斜線、折線和交叉線等。曲線有:弧線、波浪線、螺旋線等。不同的線給人的感覺不一樣。欣賞范圖:這是幅山澗流泉的照片,流水形成的優(yōu)美曲線會給我們柔和、流動、輕快的感覺;而另一幅巖石圖,挺拔的直線會給我們明快、簡潔、力量的感覺。垂直線給人莊嚴、挺拔、高潔、希望和正直的感覺;霍克納作品《更大的水花》使用許多水平線,水平線有平和、安定、靜止的感覺。螺旋線則有變化、運動、緊張和不安的感覺。規(guī)則的曲線、使人感到明朗、整齊圓滑有序;自由曲線則顯得活潑、優(yōu)美、生動、柔和。)
3、師:“你們也帶來不少曲與直的物品,互相觀察、細心觸摸、再跟同組的同學介紹,一起感受一下,特別要討論一下這樣的直或曲的物品帶給你什么感覺。注意:每一組評出一位最佳介紹(評論)員!
學生小組討論,師注意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交流討論習慣。
學生分組介紹,討論。
4、直與曲物品展示。
師:同學們,推出你們小組選出的最佳評論員,帶上你們的物品上來介紹,與全班同學分享。注意聽、看、不同的物品給人的感覺不同,你適當時候可以舉手發(fā)言表達。
5、圖片欣賞,分析:作品中的曲線、直線或材料用得好嗎?
克立《奔流》、畢加索《牛頭》、陳半丁《凌波》、兒童作品《卡車》
《時尚卷發(fā)》
6、師:用你們手中的材料,想一想可以組成什么樣的作品?小組之間試一試。
7、作品展示,評出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環(huán)境收拾整理。
小學美術教案11
一、教材分析:
這一課在《鳥和家禽》之后,兩者的教學內容,互為補充延伸,前者突出“平面”的表現(xiàn)方法,而后者更突出了"立體"的表現(xiàn)方法。用廢舊材料和黏土做鳥和家禽,讓學生在嘗試各種廢舊材料和黏土的同時,了解民間工藝、了解自然、愛護生命,更關心地球的未來。這課可以分兩課時來教學,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調查、收集材料,共同分工合作,共同創(chuàng)作鳥和家禽的形象,用"立體"的方法,把自己創(chuàng)作的鳥和家禽的外形、動作特征表現(xiàn)出來。
本課主要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為目標,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美術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愛護和發(fā)展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養(yǎng)審美情趣,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做鳥和家禽的基本方法。
(2)操作目標:基本學會把握鳥和家禽的特點和比例結構進行制作,培養(yǎng)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互助的;增強動物保護意識,滲透熱愛民間藝術的'情感教育。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鳥和家禽的外形特點和比例關系;嘗試利用多種材料和方法進行制作和添加。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基本把握動物的外形特點和比例關系的能力。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范作、黏土、制作工具等。
學生準備:黏土、制作工具等。
五、教學過程:
(1)情景與引人:
一次《貓與老鼠》中的笨貓TOM在家睡覺時被鳥叫聲或雞叫聲驚醒,你們聽出是什么聲音嗎?(放動畫)你能把這些鳥或雞畫出來給老師看看嗎?
學生在紙上畫,師請兩個學生上黑板表現(xiàn)。展示其中的部分作品,引導學生注意鳥類的基本形體特征。
師出示鳥類標本,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烏有哪幾部分組成,每一部分長什么樣,不清楚的同學還可以上來摸一摸,把自己觀察的結果告訴其他同學。
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既然你們都了解鳥的基本形體特征,那你們想用做陶的方法來表現(xiàn)它嗎?
引入新課:我做的鳥和家禽。
(2)欣賞與交流:
師:在做陶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下我們的祖先和民間陶藝家和我們同齡學生自己制作的陶藝作品,看看他們是怎樣用陶來表現(xiàn)鳥和家禽的。多媒體演示鳥和家禽的陶藝作品,其中有陶胚,也有施釉燒制成功的作品。
師:我們每制作一件陶藝作品,都要先進行構思,之后再考慮用什么方法制作合適,怎樣去制作?現(xiàn)在也請同學們想一想,你想做成什么樣的雞和家禽?怎樣做得與眾不同,又如何去表現(xiàn)每一部分?想好后同學之間可以進行討論,交流一下看法,在制作時可以單獨完成,也可以采取同學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
學生交流各自的設想,教師適時點撥。
(3)練習與展示:
師:既然同學們都已想好,那就開始制作,注意開始要練泥(學生開始制作,教師巡視指導,適時推薦優(yōu)秀做法和講解注意事項)。
請同學展示作品,并作介紹,其他同學和教師參與評議。
(4)與延伸:
師:剛才我們看了同學們的作品,你們做得真好,想象力真豐富,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和自豪。
根據(jù)同學們的創(chuàng)作,你們能推選出今天的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制作獎……嗎?
(小組討論,然后把結果告訴課代表,教師頒發(fā)自制鳥和家禽的獎品。)
師:其實陶藝本身底蘊深厚,民間陶藝內容非常豐富,涉及很多方面知識,老師希望同學以后認真學習各科知識,認真觀察我們的生活,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作品來。
小學美術教案1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體會圓點在不同的位置,給人以不同的感覺。
2.引導學生了解圓點排列與圓點由大到小排列所產生的不
同效果。
3.運用圓點來組合各種圖形,感受抽象畫面的魅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會圓點在不同的位置,給人以不同的感覺;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由圓點組成的藝術作品,體驗藝術創(chuàng)作的樂趣。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圓點排列組合成的不同圖形,產生的不同效果,感受其魅力。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思考生活中在哪些地方看見小圓點,用自己喜愛的工具表現(xiàn)出幾個小圓點;準備彩筆、彩色卡紙、剪刀、膠水等材料。
教師準備:
水粉顏料、范畫、課件等。
課前交流:
師:你覺得做什么最快樂?生:看書最快樂,運動最快樂……師:如果你問我們鹽城二小的學生,做什么最快樂,有許多同學說在王老師的美術課上最快樂!現(xiàn)在就請大家走進王老師的快樂課堂。
教學流程:
一、情景導入
走進神奇的大自然
1.欣賞圖片
通過大自然中動、植物身上的點,來感受點的魅力。
2.說說生活中的小圓點,讓學生體會小圓點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3.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訪問小圓點之家
1.通過對比,讓學生了解一個小黑點在紙中的不同位置,會給人感受。
2.通過觀察,讓學感受圓點不同的排列形式,給人不同的感受。
3.通過實踐,讓學生自己動手排列,產生新的感覺。 小畫家賞名畫
感受畫家筆下小圓點的魅力:
1.欣賞俄羅斯畫家康定斯基的作品。
2.欣賞法國畫家修拉的作品。
3.欣賞中國大畫家吳冠中的作品。
我的圓點最精彩
1.學生介紹自己表現(xiàn)圓點的方法:剪、畫、貼等。
2.教師介紹幾種有趣的表現(xiàn)圓點的.方法。
3.教師示范,欣賞作品,讓學生了解點、線、面能組成美麗的畫面。
三、作業(yè)實踐
1.作業(yè)內容:
、庞眯A點點大膽地組合出美麗的畫面。
、朴眯A點裝飾一件神秘禮物物品。
2.指導作業(yè)。
3.作業(yè)展示、講評。
四、鏈接生活
出示自主銀行的標志,讓學生感受小圓點的在日常生活中的魅力。 課后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一個學校、班級或小組的標志,讓小圓點在標志里一展風采。
五、升華感情
今天我們和小圓點交了朋友,感受到了小圓點的魅力,相信在座的所有老師也感受到我們班同學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你們也能像一個個可愛的小圓點散發(fā)出耀眼的光芒。
小學美術教案13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認識挑花的形式和特征,培養(yǎng)關心生活、關心民間藝術的意識。
2、掌握有關設計的基本知識和簡要方法,培養(yǎng)設計意識,提高審美能力。
3、促進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培養(yǎng)認真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
教學重點:
設計方法的掌握和運用。
認真細致的對待作業(yè)。
教學難點:
1、設計的紋樣新穎、生動、飽滿。
2、色彩不畫、不亂、變化統(tǒng)一。
教學準備:
教具:有關實物或圖片、燈片
學具:鉛筆、彩色水筆
教學過程:
。ㄒ唬┬蕾p導入。
1、今天,我們要學習“挑花紋樣”,有沒有同學在家里找到有關服裝、桌布等實物?你調查到有關知識嗎?
2、請學生發(fā)言,展示找到的有關實物。.
3、
教師:看來挑花紋樣應用很廣,能用來裝飾很多生活用品。挑花紋樣是一種民間藝術,在我國有少數(shù)民族和國外一些傳統(tǒng)民間藝術品中不可缺少的裝飾方法。
。ǘ﹤魇谛轮。
1、學習挑花紋樣的特征。
2、示范畫法,突破難點。
。1)版畫圖形,怎樣設計成挑花紋樣呢?
。2)在底稿上把曲線轉化成階梯狀。
3、學生試畫。
。ㄈ┲笇ё鳂I(yè)。
1、欣賞教材學生作業(yè)。
2、提問:1、表現(xiàn)了什么?2、用了幾種顏色?
3、教師:挑花紋樣可以表現(xiàn)所有你感興趣的內容。在色彩上可選擇單色或多色。
4、提問:你想表現(xiàn)什么內容?
。ㄋ模⿲W生作業(yè),教師指導。
。ㄎ澹┱乖u。
小學美術教案14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二十二世紀的建筑啟發(fā)學生對二十二世紀的建筑展開想象,對科幻片的欣賞,開拓學生思路。
2、引導學生用、繪畫、手工等方法,二十二世紀的建筑創(chuàng)作出富個性特點和形式新穎的建筑。
教學重點:
二十二世紀的.建筑的形狀
教學難點:
如何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二十二世紀的建筑
教具準務:
彩色筆、彩紙、卡紙、廢舊盒子
教學教程:
1、課前準備
一、①欣賞科幻片段(讓學生觀察片中人們生活、交通、建筑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②學生討論、交流、發(fā)言
、蹘煟憾兰o人們在各星球之間,自由地來往,人們設計了許多先進的交通工具與外星人進行交流、工作,那么,二十二世紀建筑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人們設計了什樣的房屋。
、軐W生交流、發(fā)言
二、揭示課題,《二十二世紀的建筑》
、傩蕾p科幻畫作品,讓學生觀察,了解房屋的外形,結構,功能,色彩,有什么變化。
、谏喊l(fā)言
師:1、外形千變萬化,還有會長上飛翔翅膀的房屋二十二世紀的建筑
2、功能無所不能,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地點,變成各種廳特的房屋。
3、人們穿著各種各樣的宇航服,在太空中自由工作學習,做各種運動。
三、欣賞課文圖例。二十二世紀的建筑
四、創(chuàng)作。
1、繪畫步驟:①構思②得用各種形狀來綜合畫二十二世紀的建筑③人類在太空中的表現(xiàn)④太空的表現(xiàn)其他星球和星云的描繪⑤著包
2、手工步驟:①根據(jù)所帶材料、進行重疊插接。②引導學生用剪、鏤、折、畫等制作,表現(xiàn)二十二世紀的建筑物。二十二世紀的建筑
五、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六、展示作品,讓制作者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對自已設計的作品進行描述。
七、收拾與整理,保持教室整潔。
小學美術教案15
教學目標:
1.發(fā)現(xiàn)、認識生活中表面凹凸不平,帶有紋樣的一些物品。培養(yǎng)學生認識美,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
2.學習運用“紙蓋物”——干印法,拓印出美麗的印紋畫并添畫成獨特的造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動手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
3.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體驗創(chuàng)造美的學習活動的快樂激發(fā)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學重點:
學習拓印中干印的簡單步驟及操作方法。
感受印紋的肌理,用印紋畫添畫組合成新的造型。
教學難點:
印紋的清晰度,添畫造型獨特有創(chuàng)意。
教學準備:
樹葉。白紙。油畫棒或蠟筆。
教學過程:
上課!同學們好!請坐。
一、導入
。ù蜷_PPT)請同學們翻開課本P10。下面老師給1分鐘時間請同學們看看白板上放的圖片,再聯(lián)系自己書本里的內容。開動腦筋想一想,課本出現(xiàn)的蓮藕,樹葉都被用來干什么了?
哪位小朋友回到老師剛才的問題,?蓮藕跟樹葉都被用來做什么了?
。ǹ偨Y學生答案。)蓮藕直接用來沾顏料印在了紙上。樹葉被紙蓋著用蠟筆涂出了樹葉的圖案。
(轉入本課主題。)其實這兩張方式都屬于一種繪畫的技巧——拓印。
。ò鍟和赜。
那什么是拓印呢?拓印其實是一種最普通最古老的紙上的印刷方法。
二、新課授予
那么老師要發(fā)問了,什么樣的東西才能用來拓印呢?
同學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他們跟書本里的樹葉,硬幣,蓮藕等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所以粗糙的東西才可以用來做拓印。
請同學們想一想,說一說我們身邊還有哪些粗糙的實物?
。úシ臥PT竹籃等圖片)
1.介紹拓印的兩種方法
好,那么接下來我們就看一看拓印都有哪幾種方法。
。úシ乓曨l)
視頻我們看完了,同學們告訴老師視頻中介紹了多少種拓印的方法?
一共是兩種拓印方法。其中用手指沾顏料印到紙上的那一種跟書本里用蓮藕印的方式是一樣的。我們稱它為——濕印法。
。ò鍟簼裼》ǎ
跟書本中一樣是用樹葉印出來的叫——干印法。
(板書:干印法)
那么由于我們學校里條件有限,小朋友們容易打潑顏料,我們這一節(jié)課就主要學習一下干印法。
2.教師示范一
下面就要請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做,學一學干印法到底是怎么印出來的`。
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作業(yè)本還有樹葉。
。ù蜷_投影儀,準備紙、樹葉開始邊講解邊示范)
首先,請同學們打開你們的本子,選空白的一頁。
然后,跟著老師,把你們的樹葉放到這一頁紙的下面。
接著把紙蓋好。我們就可以看到紙的下面透出的樹葉的形狀。
都做好這一步了嗎?
。ê唵窝蔡脵z查)
接下來,我們用油畫棒或者蠟筆,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順著樹葉的形狀。開始輕輕的涂抹。注意,涂抹時候筆不要立起來。盡量放倒,與本子持平。
(簡單巡堂檢查)
3.欣賞作品我們來看一下,別人拓印出來的作品。
(播放PPT展示作品。)
小朋友們是不是可以看到,別人拓印出來的不單單是印紋那么簡單?
那么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我們剛才拓印出來樹葉的形狀添畫成更有趣的作品。
4.教師示范二
。ù蜷_投影儀,繼續(xù)示范)
下面同學們先看一看再動手,看看老師把我們剛才的樹葉添畫成什么了?
。ㄊ痉短懋嫛鲜螅
三、課堂作業(yè)
下面的時間,就交給同學們。對自己拓印出來的樹葉進行添改。動作快的同學也可以重新拓印一張,再添畫。
。ń處熝蔡茫笇,并抽取優(yōu)秀作品點評)
四、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拓印中干印的簡單步驟及方法,同學們可以回家后,運用這個方法,去拓印一些別的表面粗糙的物品,然后添畫成有趣的作品。
我們這節(jié)課就到這里。
下課后請小組長收齊本組作業(yè)。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教案01-07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12-30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11-19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05-16
小學教案美術05-21
小學的美術教案06-13
小學美術教案06-14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14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6-10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