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爱爱,欧美日韩一级大片,极品久久久久久,色黄网站,38激情网,日韩成人资源,日韩一级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2-08-23 13:56:22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范文匯編9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范文匯編9篇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8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除了東、西、南、北這四個方向外,還有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2、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4、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過程

  一、布置課前預習:

  1、查找有關指南針的資料。

  2、尋找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二、談話導入

 。ǔ鍪菊n本情境圖)

  通過前幾堂課的學習小明學會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今天他帶了一個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來到校園中的操場上,準備繼續(xù)學習更多與方向有關的知識。你們猜他帶的是什么?(指南針)

  三、學習新課

  1、了解指南針的歷史和使用方法,增強民族自豪感。

 。ǔ鍪局改厢槇D)由學生匯報交流預習1收集的資

  料,教師給予歸納,并重點指導怎樣利用指南針辨別方向:

  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早在20xx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儀器──司南,后

  來又發(fā)明了羅盤。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

  指南針盤面上的指針受地球磁場的影響,紅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北,白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南。人們根據這一原理利用指南針來辨別方向。

  2、根據指南針現(xiàn)在的指示說說校園里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學樓,南面是花壇,東面是圖書館,西面是體育館)

  3、借助指南針盤面上的標記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問:多功能廳、食堂分別在校園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學生歸納:

  從“東”出發(fā),東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北,東和

  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南。從“西”出發(fā),西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園的東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鞏固練習

  1、給出一個方向由學生討論后制成方向板。

  ↑北

  2、利用方向板辨認教室中的八個方向。

  3、坐在座位上,說一說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

  4、出示我國行政區(qū)域圖,問:這是哪國的地圖?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讓學生找出我國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廈門的位置,說說廈門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北京在廈門的什么方向?

  接下來讓學生獨立填寫:

  (1)廈門在北京的_____方向

  (2)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

  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3)北京的東南方有_____省市。

  五、全課小結

  1、這堂課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2、交流預習2: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教學設計說明:

  “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一課,是“位置與方向”這一單元后半部分的內容。在該單元前面課程的學習中,學生已會在實景中辨認東、西、南、北,知道地圖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本課我設計在課前讓學生超前預習:布置學生自己去查找有關指南針的資料,這一方面增強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強了學生民族自豪感;布置學生課前尋找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找的答案涉及面廣,在課堂中交流能了解更多的相關知識。新課教學中先讓學生交流、匯報收集到的信息,了解指南針的歷史,學會用指南針辨別方向。借助指南針盤面上的標記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并用來解決“多功能廳、食堂分別在校園的什么位置?”這個問題。在練習中首先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制作方向板,將知識進一步內化。接下來,先利用方向板辨認教室中的八個方向,再讓學生坐在座位上說出自己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這兩個活動讓學生體驗實景中的八個方向,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最后利用我國行政區(qū)域圖,讓學生用剛學過的四個方向描述某省市所在的位置,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結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主要突出以下幾點:

  1.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課堂上應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本教案首先創(chuàng)設了學生感興趣的情境,然后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空間,讓學生根據情境中的信息自主提出問題,并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方式探究解題方法,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為較好地掌握本節(jié)課的知識奠定了基礎。

  2.鼓勵算法多樣化。

  《數(shù)學課程標準》把“鼓勵算法多樣化”作為第一學段的教學建議之一,但多樣化之后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重視算法的優(yōu)化”,因此,本教案讓學生在交流、比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口算過程,在傾聽他人的想法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最優(yōu)方法,這樣設計有利于學生理解算理,完善并掌握算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shù)感。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創(chuàng)設情境。(課件出示)

  師:同學們,你們愛吃水果嗎?(愛吃)

  師:看,老師這里有三種水果,分別是草莓、橙子和蘋果,在水果盛裝的過程中還有好多學問呢,你們想了解嗎?(想)

  2.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以前學習了一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那么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整十、整百數(shù),幾百幾十數(shù)又該如何口算呢?今天我們就進一步來學習口算乘法。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shù)學教學必須注重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于是在上課開始,以同學們愛吃的水果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在學生興奮的'狀態(tài)下導入新課。

  ⊙開放探究,得出結論

  一、教學例1。

  1.觀察情境圖,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例1情境圖。

  (1)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情境圖,找出圖中提供的數(shù)學信息。(每筐裝15盒草莓,一位阿姨買3筐)

  (2)鼓勵學生根據圖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組織學生組內交流,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3)引出例題中的問題:3筐草莓有多少盒?

  2.探究口算方法,明確算理。

  (1)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并列式。

  (學生匯報,老師板書:15×3)

  (2)小組之間互相交流這樣列式的理由。

  (因為每筐裝15盒草莓,一位阿姨買3筐,就是買3個15盒草莓,也就是求3個15是多少,所以列式為15×3)

  (3)討論、交流15×3的口算方法。

  [把每筐草莓分成2份,一份是10盒,另一份是5盒,買3筐就是買3個10盒和3個5盒,先算3個10盒是10×3=30(盒),再算3個5盒是5×3=15(盒),最后把兩次口算的結果加起來,30+15=45(盒)]

  3.拓展延伸。

  (1)出示題目:150×3=?

  (2)思考口算方法,匯報交流。

  (口算150×3時,先算15×3=45,再在45的末尾添上一個0)

  (3)觀察、對比,交流算式的不同之處。

  (15×3與150×3進行比較,是把第一個乘數(shù)15擴大到原來的10倍,第二個乘數(shù)沒有變化)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篇3

  第十單元

  總復習

  教材分析:

  復習的重點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統(tǒng)計,面積以及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其他內容也比較重要,也要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數(shù)學廣角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學生只要初步體會集合、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就可以了,所以只在練習中出現(xiàn),加深了解。

  復習目標:

  1、通過總復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進一步提高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2、通過練習,使學生的計算能力、數(shù)感、空間觀念、統(tǒng)計思想,以及應用意識等得到提高與發(fā)展。

  3、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復習重點:

  有關除法、乘法計算,統(tǒng)計知識、面積,以及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復習難點:

  能運用所學知識正確分析、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以及統(tǒng)計觀念、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與加強。

  第五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用乘法、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課本第115頁的第11、12題,練習二十五的第14~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乘法、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能較熟練地進行運算。

  2、了解用乘法、除法可以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出示口算卡)。

  5010

  8200

  400310

  56

  800 8

  255

  20xx

  555

  2、計算。

  20307

  50612

  40085

  45063

  要求

 。1)學生獨立計算。

  (2)匯報結果,并說一說計算的步驟、方法。

  (3)全班交流評價。

  二、要點復習

  1、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圖書館里有16個書架,每個書架有5層,每層放8本,書架一共可以放幾本書?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出示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

 。2)根據題中數(shù)量關系,正確列式計算。

  (3)在學生解答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巡視,有目標地啟發(fā),引導有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

  (4)鼓勵學生根據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解答。一般情況下學生解答方法有: 8516 8(165) =4016 =880 =640 =640

 。5)組織交流。

 、僭谛〗M內交流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達解決問題過程和結果的學習活動。

 、诟餍〗M推出代表向全班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

  2、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某送奶站共有3個送奶小組,每個小組有4人。每天要送牛奶816份,每個送奶員要送多少份?

  (1)學生理解題目中的數(shù)量關系,并列式計算。

 。2)啟發(fā)、引導有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

 。3)組織交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達解決問題過程和結果的學習活動。

  各小組推出代表向全班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說明每-步解決了什么問題

 。4)教師小結。

  三、課堂活動

  課本第115頁的第11、12題。 讓學生了解題意,根據題目中繪出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

  四、課堂作業(yè)

  課本第120頁的第14、15、16題。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篇4

  復習內容:

  簡單的數(shù)據分析、求平均數(shù),小數(shù)的讀寫、簡單的加、減法。(課本第113頁的第5、第115頁的第9、10題,練習二十五的第5、10~12題。)

  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加強統(tǒng)計觀念的培養(yǎng)。

  2、使學生能對數(shù)據進行簡單分析,根據分析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與預測。

  3、進一步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會求簡單數(shù)據的平均數(shù)。

  4、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的含義,掌握小數(shù)的讀寫法,并能進行簡單的小數(shù)加、減法運算。

  教學過程:

  一、統(tǒng)計知識點

  1、出示:某地區(qū)1994~20xx年沙塵天氣情況統(tǒng)計表。

  2、學生取出方格紙,按照統(tǒng)計表數(shù)據制作統(tǒng)計圖。

 。1)教師出示圖例,引導學生制作。

  某地區(qū)1994~20xx年抄塵天氣情況如下圖,讀懂統(tǒng)計圖。

  橫軸上表示什么?縱軸表示什么?(使學生明白橫軸上表示年份,縱軸表示沙塵的天數(shù))

 。3)指導畫圖。

 、倏v軸上每格表示多少天?1996年的13天應該怎么表示?(使學生懂得這里每格表示2天。但是這不是確定的,也可以改成每格表示1天)

 、趯W生嘗試畫圖,教師巡視輔導。

  3、回答問題。

 。1)從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從表中得到的信息。如近十年,每年都有沙塵暴)

  20xx年沙塵暴天氣最多達20天,近幾年沙塵暴天氣逐步增加。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2)算出這個地區(qū)10年中平均每年的沙塵天數(shù)。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匯報答案,說出想法。

  二、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

  1、小數(shù)的.讀法

  教師:你們都認識這些數(shù)嗎?是什么數(shù)?

  2.54 0.09 4006.57 5.6 7.089 123.59 800.9 22.709

 。1)請學生讀出這些小數(shù)。

 。2)你還知道哪些小數(shù)?說一說,讓同學寫一寫。

  2、小數(shù)大小比較。

 。1)出示兩組小數(shù)讓學生比較大小。

 、1.02〇0.98元 0.69元〇0.7元 4分米〇3.8分米 l.2米〇 0.12米

 、谒拿瑢W身高統(tǒng)計表(單位:米)

  姓名王鳳李娟劉麗李芳

  身高146150135148

 。2)讓學生說一說想法和比較后的體會。

  雖然學生根據小數(shù)的含義進行,但是也可以讓學生明白一些簡便的比較方法,比如整數(shù)部分大的,這個小數(shù)就大;整數(shù)部分小的,這個小數(shù)就小。

  3、簡單的小數(shù)加、減法。

  2.5+4.3= 1.8+0.4= 1.1一0.4=

  先計算,說一說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三、課堂活動

  1、練一練:課本第115頁的第9、10題。

  2、課內外作業(yè):課本第117頁的第5、10、11、12題。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復習,你進一步知道了什么?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16頁例2

  1.教學目標: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在實踐操作活動中學會思考,學會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抽象對算式進行估算。

  教學過程:

  一、聽算。

  二.新授:

  1.由情境引出估算這個生活中的數(shù)學。引導學生知道是生活中的需要。

  2.出示例題2,“你有什么樣的'解答方法?”

  3.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列示124÷3≈,讓學生明白解決問題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4.讓學生多說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簡潔。

  5.小結,總結加強。

  三.鞏固練習:

  做一做:

  1.260÷4≈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

  2.估算練習。

  四、作業(yè):第18頁6、7題。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我們學校的校醫(yī)非常關心我們同學的身體健康,經常要了解我們同學的體重,身高等,(出示座位圖)

  如果老師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組6位同學的身高的情況,你有什么辦法能讓老師一眼就看明白?

  2、提問:你打算怎樣完成這份統(tǒng)計圖?

  3、出示幾個空白的條形統(tǒng)計圖,讓學生根據統(tǒng)計表嘗試完成條形統(tǒng)計圖。

  4、如果用條形統(tǒng)計圖表示這個小組學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個單位比較合適?

  5、出示教材上的統(tǒng)計圖,讓學生觀察,討論。

  你能說說破這個統(tǒng)計圖跟我們以前學過的統(tǒng)計圖有什么不同嗎?

  用折線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個單位?其他格代表多少個單位?這樣畫有什么好處?

  6、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匯報。

  在統(tǒng)計圖的縱軸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單位量是不同的(第一個圖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

  7、讓學生按照例子把其他兩個同學的條形補充完整。

  8、學生討論:什么情形下應該使用這樣的統(tǒng)計圖?這種統(tǒng)計圖的優(yōu)點是什么?

  9、觀察體重統(tǒng)計圖,看看這個圖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個單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個單位?

  9、這個統(tǒng)計圖跟我們剛才學習的學生身高統(tǒng)計圖有什么不同?

  10、獨立完成書上的統(tǒng)計圖。小組進行學習。

  11、通過完成這一份統(tǒng)計圖。你得到了哪些信息?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的作用。

  12、你想對這些同學說些什么?

  出示“10歲兒童身高、體重的正常值”,引導學生把學生的身高、體重與正常值進行對比,找出哪些學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學生的體重超出了正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嵺`作業(yè))讓學生從報紙、書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統(tǒng)計圖表,并找出相應的信息,可以培養(yǎng)學生從各種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鞏固練習:40頁2、41頁3、5

  全課。

  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shù)學第六冊第9、11頁。

  教學目標:

  1、在辨認8個方向基礎上,學會看簡單平面的線路圖。并能用恰當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2、在對簡單物體的位置關系的探索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在雙休日都喜歡和家長去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去呢?

  生:乘公交車。

  師:每路公交車都有一定的行車路線,我們在乘車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生:看車是不是經過我們要去的地方。

  生:看車開的方向是不是和我們要去的方向一致。

  生:看我們要坐幾站才下車……

  師:大家提的`這些都很有必要了解清楚。今天老師帶大家去泛洋嘉年華游玩,可以乘坐幾路車?首先要學習如何認識路線。(出示課題:認識路線)

  二、自主探索,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引入:師出示路線圖。

  北 會展中心(嘉年華)

  椰風寨

  廈大

  廈大西村

  黃厝

  廈大醫(yī)院 胡里山 曾厝安小學 白石炮臺

  認識29路車的行車路線。

  師:有了這張路線圖,你們一定能很快知道各個站點在學校的哪個方向,誰來說一說?

  生:胡里山站在學校的西面……

  師:小朋友觀察真仔細,你能在小組內說一說29路車的行車路線嗎?

  從廈大出發(fā)向 行駛……

  先引導學生在組內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師:誰還能說一說你想從哪個站點出發(fā)到哪個站點的路線?

  請幾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行車路線。

  3、出示泛洋嘉年華的導游圖。

  4、師:我們乘坐29路車來到泛洋嘉年華,這里的游樂項目可真不少,誰來說一說有哪些游樂項目?

  5、你最喜歡哪個游樂項目,它在游樂園的什么位置?請你在小組內說一說。

  師問:奇遇木馬在奇趣謎宮的什么方向?

  動感電影在驚天動地的什么方向?學生指名回答。

  接下來由學生提問,學生指名回答。

  6、小朋友真聰明,我這兒還有一個要求:我想從入口出發(fā)去玩驚天動地、奇趣謎宮、海盜船、奇遇木馬,再從出口回家,我應該先去哪兒,再去哪,請幫我安排一條路線吧。

  a)同桌合作完成路線圖。

  b)指名介紹路線圖。

  c)集體評價。

  三、鞏固練習:

  1、自己閱讀課本第9頁,對書上提的問題,在小組內說一說,讓小組內同學評一評。

  四、全課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學習了新的知識,說一說今天最感興趣的什么?為什么?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使同學通過觀察.交漢等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2.使同學通過觀察.丈量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

  3.使同學在學習活動中體會實際生活中的數(shù)學,發(fā)展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交往.合作的探究的意識與能力。

  設計理念

  一、創(chuàng)設生動情境,激發(fā)同學探索的動機。

  在這節(jié)課中,通過創(chuàng)設兩只貓比散步路線的長短這樣一個實例,設置懸念,讓同學在生動有趣的數(shù)學情境中開始學習,并且讓這個情景貫穿整節(jié)課,充沛調動了同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巧設數(shù)學活動,激勵同學主動探究。

  在這節(jié)課的設計中,我為同學的探究設計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同學通過操作.交流等豐富多樣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同學的創(chuàng)新意識。比方:先說怎樣可以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讓同學借助與自身的生活經驗,初步得同長方形周長計算有哪些戰(zhàn)略;通過猜一猜圖形的周長初步感知計算方法,培養(yǎng)了數(shù)學直覺;用自身的方法算一算圖形的周長,讓同學感悟解決問題的戰(zhàn)略多樣化;說說自身比較喜歡哪種計算方法,等等。

  三、和時反饋反思,滲透學習戰(zhàn)略。

  在本課的教學中,對學習過程的和時反饋,對解決問題結束的和時反思,使同學能夠正確認識自身的認知過程。比方,通過反饋周長的計算方法,暗示性地讓同學注意戰(zhàn)略的優(yōu)化;用試一試的方法教學正方形的周長,讓同學感受到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全課小結時,通過交流收獲與體會,使同學感受到勝利的喜悅。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教材第61~62頁練習十四第6、9、10、11、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估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2.通過估算步驟的推導,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能力;能正確進行口算,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促進思維條理化。

  3.結合形式多樣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積淀數(shù)學意識;人人參與口算,使學生佯稱積極動腦、認真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1、練習十四第6題。

  比一比,那組摘得多?

  2、練習十四第9題:奪紅旗小游戲。

  以小組為單位,按箭頭號所指的方向開始計時。請優(yōu)勝組代表說一說你怎樣估算的。

  3、練習十四第12題。獨立完成,小組交流。

  二、估算練習

  1、練習十四第7題。

 。1)出示統(tǒng)計表,提出問題。

 。2)學生獨立完成。

  (3)全班交流。

  2、練習十四第8題。

 。1)理解題意。

 。2)小組合作,收集估算所需要的數(shù)據,估算結果。

 。3)全班交流。

  3、練習十四第11題。

  (1)指導看圖,弄清題意。

 。2)獨立完成。

 。3)組織交流。

  三、課堂小結:

  通過練習,你有哪些收獲?

  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人教版下冊數(shù)學教案02-15

人教版下冊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02-16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5-26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3篇)11-15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4篇11-25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5篇01-14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5篇)01-14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精選12篇02-21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4篇)03-14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0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