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爱爱,欧美日韩一级大片,极品久久久久久,色黄网站,38激情网,日韩成人资源,日韩一级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政治教案>高一政治教案>第一冊財政稅收和納稅人

第一冊財政稅收和納稅人

時間:2023-02-27 07:11:25 高一政治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第一冊財政稅收和納稅人

教學題目

第五課   財政稅收和納稅人

教學目標

一、知識要求

1、         通過教學使學生識記的知識

(1)、財政、預算、財政收支平衡、財政赤字的基本含義

(2)、我國財政收入和支出的范圍

(3)、稅收的基本含義

(4)、稅收的基本特征

(5)、納稅人的基本含義

(6)、個人所得稅的征稅范圍

2、         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的知識

(1)、正確處理積累與消費的關系原則

(2)、增加財政收入的重要意義

(3)、我國稅收的性質

(4)、稅收在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

(5)、偷稅、欠稅、騙稅、抗稅是違法行為,應負法律責任

3、         通過教學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的問題

根據(jù)我國稅收的性質和作用,說明公民應增強依法納稅的意識、自覺納稅,依法行使納稅人的權利

二、能力要求

通過本課學習,培養(yǎng)學生辯證地、全面地認識問題的能力,針對事實說明問題的能力以及調查研究的能力

1、         從國民收入的分配中可以看出,國民收入按最終用途分別用于積累和用于消費兩部分,而二者之間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

2、         在處理積累和消費二者的關系上,強調在生產發(fā)展和國民收入增加的基礎上,積累和消費都有所增長

3、         在預算及其執(zhí)行過程中,收支相抵是最理想的狀態(tài),收大于支、節(jié)余過多或大于收,出現(xiàn)赤字對經濟和社會發(fā)展都是不利的

4、         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調查研究的能力

三、思想覺悟要求

通過本課的學習,應當使學生樹立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和以依法自覺納稅為榮的意識

1、         正確處理積累和消費的關系,要求積累基金和消費基金同國民收入的物質構成相一致

2、         稅收具有強制性、固定性、無償性的特點

課    題

國民收入的分配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要求

1、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的知識

正確處理積累與消費關系的原則

2、         通過教學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問題的能力根據(jù)我國稅收的性質和作用,說明公民應該增強依法納稅的意識,依法行使納稅人的權利

二、         能力要求

從國民收入的分配中可以看出,國民收入按最終用途分別用于積累和用于消費兩部分,而二者之間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

教學重點

正確處理積累與消費關系的原則

教學難點

國民收入的概念

課時安排

1課時

講授類型

講授新課

講授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閱讀法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備注

導入新課

    人類社會生產有四大環(huán)節(jié)即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在第三、四課中我們了解了有關社會生產環(huán)節(jié)的知識,今天我們來了解有關社會產品分配的問題

 

講授新課

 

一、國民收入的分配(板書)

1、社會總產品→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各部門各行業(yè)→實物形式

用G表現(xiàn)形式→社會總產值=生產資料轉移價值-勞動者工資、獎金+留用再生產價值

                         =C+V+M→價值形式(板書)

2、國民收入(V+M)(板書)

(1)、含義: 實物形式:社會總產品-生產資料=凈產品

             價值形式:社會總產值-生產資料價值=凈產值(板書)

(2)、作用:(板書)

      V+M:勞動者新創(chuàng)造的社會財富

      V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M   :擴大再生產的能力

(3)、增加途徑:(板書)

采用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

(4)、分配:(板書)

①過程:

  初次分配→范圍:物質生產部門

  再分配: 范圍:全社會

           用途:非物質生產部門的重點建設、社會共同消費、集體福利、地區(qū)間協(xié)調發(fā)展、防止兩極分化、自然災害

②結果:形成兩大部分基金即積累基金與消費基金

3、正確處理積累與消費的關系(板書)

(1)、含義: 積累→擴大再生產(非生產性基本建設、社會物質儲備)→長遠

             消費→個人消費、公共消費→眼前

(2)、關系:

對立→互為消長

      統(tǒng)一→互相促進

(3)、正確處理積累與消費的關系的原則:

①、增加(V+M)實現(xiàn)積累與消費都有所增長

②、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關系  

讓學生閱讀第二頁小字部分,從而引出社會總產品

 

 

 

 

 

 

 

 

 

 

 

讓學生根據(jù)老師所講的討論并總結出怎樣才能增加國民收入

 

 

 

 

 

 

 

 

 

 

 

讓學生討論并總結出積累與消費二者的關系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同學們了解了什么是

社會總產品?什么是國民收入?同時也知道了

按最終用途,國民收入分為用于積累和消費的

兩部分。重要的是使他們正確認識了積累和消

費的關系并且了解了正確處理積累和消費的關

系應當遵循什么樣的原則。

 

課堂練習

讓學生討論:根據(jù)自己的所見所聞,談談

應該怎樣正確處理積累與消費的關系。

課后作業(yè)

練習冊有關本節(jié)課的內容

板書設計

 

 

一、國民收入的分配

1、社會總產品→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各部門各行業(yè)→實物形式

用G表現(xiàn)形式→社會總產值=生產資料轉移價值+勞動者工資、獎金+留用再生產價值

                         =C+V=M→價值形式

2、國民收入(V+M)

(1)、含義: 實物形式:社會總產品-生產資料=凈產品

             價值形式:社會總產值-生產資料價值=凈產值

(2)、作用:

(3)、增加途徑:

(4)、分配:

3、正確處理積累與消費的關系

 

 

 

 

 

 

 

 

 

 

 

 

副板書:

 

既對立又統(tǒng)一即互為消長、互相促進

教學后記

 

 


【第一冊財政稅收和納稅人】相關文章:

第五課 財政稅收和納稅人復習提綱+綜合練習08-17

從 《民主財政論——財政制度和個人選擇》看“財政立憲”與“稅收立法”08-07

中國財政和稅收體制的改革08-07

中國財政和稅收體制的改革08-07

納稅人意見和建議05-31

略論澳門的財政稅收法律制度08-07

稅收對財政收入貢獻度的思考08-24

從稅收法律關系的實質平等性看納稅人權利08-07

整頓和規(guī)范稅收秩序芻議08-07